[发明专利]通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9797.0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8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豫台;陈治宇;彭嘉笙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0 | 分类号: | H04W12/00;H04W52/24;H04W68/00;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通讯系统相关,并且尤其与用以检测虚拟传呼讯息的装置及方法相关。
背景技术
在目前采用的无线通讯系统中,例如GSM通讯系统,基地台透过传呼讯息(paging message)对其涵盖区域中的移动通讯装置发送来电通知。在没有任何来电的情况下,基地台仍然会周期性地发送不包含实质信息(来电通知)的虚拟传呼讯息(dummy paging message),藉此维系基地台与移动通讯装置间的同步状态。实际上,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基地台所发送的都是虚拟传呼讯息。
请参阅图1,图1为通讯系统传送端/接收端相对应的局部功能方块图示例。传送端10可被视为基地台中的传送装置,接收端20则可被视为移动通讯装置中的接收装置。在GSM系统中,实质传呼讯息和虚拟传呼讯息的原始讯息码都是包含228位元的数据,其中有40位元是供接收端20检错的冗余码(redundancy code)。经过编码器12提供的1/2码率回旋编码(convolution coding)程序后,该原始讯息码会转变为456位元的编码后数据。交错器(interleaver)14负责将该编码后数据打散为四个各自包含114位元数据的丛集(burst)。接着,这四个丛集会经过映射(mapping)单元16以及调变单元18的处理,再以射频信号的形式被依序发送出去。
接收端20的射频接收器21会依序收到对应于上述四个丛集的射频信号。经过解调单元22的解调、信道均衡器(channel equalizer)23的消除信道脉冲响应程序、反交错器(deinterleaver)24的重新排列以及解码器25的解码之后,该等射频信号会被转换为228位元的还原讯息码。接着,后续的电路将负责判断此还原讯息码所代表的是实质传呼讯息或虚拟传呼讯息,并进行相对应的处理。
理论上,接收端20是在完整接收四个丛集并将它们重建为还原讯息码之后才判断该传呼讯息的种类。然而,若该传呼讯息为虚拟传呼讯息,其中的四个丛集皆不具有通话信息等实质讯息。对于讲究持久待机能力的移动通讯装置来说,将电力消耗于接收大量无效讯息是相当不合理的浪费。
目前已存在仅根据四个丛集中的第一丛集判断传呼讯息是否为有效的技术。若根据第一丛集产生的判断结果显示其所属的传呼讯息为虚拟传呼讯息,通讯装置中的接收器即停止接收对应于后续三个丛集的信号,藉此节省通讯装置于接收信号时所需消耗的电力。然而,并非所有的情况皆适用上述方案。举例而言,在受到杂讯严重干扰的情况下,仅采用第一丛集来判断传呼讯息是否有效有可能会造成误判,导致通讯装置漏接带有重要信息的实质传呼讯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通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将通讯装置所处环境的信号杂讯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纳入考量。若信号杂讯比显示目前的通讯环境十分理想,通讯装置即可采用仅根据第一丛集判断传呼讯息是否为虚拟的判断机制,藉此达到节省电力的效果。相对地,若信号杂讯比显示目前的通讯环境较差,通讯装置即可采用根据多个丛集判断传呼讯息是否为虚拟的判断机制,藉此降低误判的机率。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通讯装置及控制方法亦可将通讯装置本身所具有的移动辨识码(mobile identification number,MIN)纳入考量。若一移动辨识码与虚拟传呼讯息的内容相似,该移动辨识码可被归类于一黑名单群组中。易言之,该黑名单群组所包含的是对于杂讯较敏感的移动辨识码,一旦受到杂讯干扰就可能被误判为虚拟传呼讯息的一部份。若某通讯装置的移动辨识码属于该黑名单群组,该通讯装置可被设计为在SNR偏低的情况下即采用根据多个丛集判断传呼讯息是否为虚拟的方案,以提高判断的准确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包含接收单元及决定单元的通讯装置。该接收单元用以接收由通讯基地台提供的一传呼讯息中的第一丛集。该决定单元则用以将一信号杂讯比与一门槛值相比较以产生一比较结果,并根据该比较结果决定一判断机制,用以判断该传呼讯息是否为一虚拟传呼讯息。该信号杂讯比与该第一丛集行经的信道相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应用在通讯装置的控制方法。于该方法中,接收一传呼讯息中的第一丛集的步骤首先被执行。接着,该方法将一信号杂讯比与一第一门槛值相比较以产生一比较结果,并根据该比较结果决定一判断机制,用以判断该传呼讯息是否为一虚拟传呼讯息。
本发明的概念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存在虚拟传呼讯息的通讯系统。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了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9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