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9645.0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桓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普思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55 | 分类号: | H01G9/155;H01G9/0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电层 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分极电极、引线组件和第一挤压部件及第二挤压部件;隔膜配置在所述各分极电极之间;所述引线组件为置于所述各分极电极的一端的引线的组件;第一挤压部件及第二挤压部件将所述引线组件设置在中间进行结合且分别具备凹凸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挤压部件具备突起部,所述第二挤压部件具备对应于所述突起部的凹陷部,所述引线组件具备被夹于所述突起部的穿孔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部件与所述第二挤压部件结合时,具备所述第一挤压部件的凹凸层与所述第二挤压部件的凹凸层互相咬合的形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层由多角尖反复配置的结构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层的高度大于所述引线组件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提供容纳电解质的空间的壳体,所述第一挤压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分极电极划分为分极成阳极电极的若干个第一分极电极以及分极成阴极电极的若干个第二分极电极;所述引线组件划分为设置在所述各个第一分极电极的一端的第一引线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各个第二分极电极的一端的第二引线组件;所述第一引线组件和第二引线组件分别被所述第一挤压部件和第二挤压部件挤压。
8.一种双电层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若干个分极电极和引线组件组成的电极体的步骤、在第一挤压部件和第二挤压部件之间具备所述引线组件的情况下挤压所述第一挤压部件和第二挤压部件的步骤;隔膜配置在所述各分极电极之间;所述引线组件为置于所述各电极的一端的引线的组件;所述第一挤压部件及第二挤压部件分别具备凹凸层,且挤压时,第一挤压部件的凹凸层和第二挤压部件的凹凸层互相咬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挤压部件具备突起部,所述第二挤压部件具备对应于所述突起部的凹陷部,所述引线组件具备被夹在所述突起部的穿孔部,且在所述引线组件的穿孔部被夹在所述突起部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挤压部件和第二挤压部件进行挤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层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引线组件或第二引线组件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普思科有限公司,未经爱普思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96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帽式瓦楞夹芯板
- 下一篇:空间坐标监测识别受损索松弛索支座广义位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