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8936.8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潘志远;薛国良;莫中华;井上幸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04 | 分类号: | B63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船舶 泥沙 型压载水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船舶的压载舱设计,具体为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的全新设计。
背景技术
压载舱淤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部分港口海域泥沙量大,压载舱内淤泥沉积异常严重。大型船舶每个航次压载水操作都要在压载舱内积淀下几十甚至数百吨的淤泥,这些淤泥很难随压载水排到船外。日积月累,几年后舱内的淤泥甚至达到底部骨架的高度,造成船舶装货能力的下降,营运成本增加。同时有淤泥堆积的位置再也无法检查到腐蚀、皱折、屈曲或断裂等缺陷,增加了船舶安全隐患。因此减少压载舱内淤泥的沉积已成为新船设计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大型船舶压载舱淤泥沉积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压载舱内淤泥堆积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首先将传统压载舱进行重新划分,将各压载舱在水平桁材处进行分隔为边压载舱和双层底压载舱,因为船舶双层底部分纵横骨架较多,淤泥易于堆积,因此可在船舶航运中尽量减少双层底压载舱的使用。经计算,当船舶全部边压载舱及中间部位双重底压载舱压载时,即可满足船舶压载航行的最基本要求,从而有效减少淤泥淤积范围和淤积量。鉴于双层底压载舱处结构复杂,极易淤泥淤积的特点,本新型船舶又在规范及强度允许范围内,在船底纵骨上每肋距范围内布置4或5个150mm×75mm左右的椭圆形流水孔,且与相邻纵骨上流水孔错位布置。利用船舶自身的横摇,使底部水流产生紊流,带动沉积的淤泥。经过实际的分段试验验证,错位布置的流水孔可明显增大冲刷淤泥的范围,效果显著,仅舷侧舭部仍有部分淤泥堆积。针对舭部及顶边舱内难于靠自身除去的淤泥,本新型船舶在每个压载舱布置一定数量的快速接头。在船舶压载舱空舱时候,利用船舶的消防水,通过水龙皮带冲洗压载舱,从而实现去除淤泥和洗舱。
有益效果:本发明极大的改善了压载舱中淤泥的沉积量,减小每个航次船舶的额外载重量,提高了船舶的运力,极大的降低了营运成本;另一方面,伴随着压载水处理公约的生效,本设计可以减小压载水处理量,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船舶开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载舱舱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压载水舱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压载舱舱位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包括不同的压载舱位1,各压载舱位1在水平桁材2处进行分隔,将传统型的压载舱分隔为边压载舱3和双重底压载舱4。船底纵骨5上每肋距范围内间隔布置4或5个150mm×75mm的椭圆形流水孔6,且流水孔6与相邻纵骨5错位布置。在边压载舱3及舭部设置人工冲洗用快速接头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兰脂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减少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