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净化废气增压式内燃机的废气流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8743.2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A·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9/00;F01N13/08;F01N3/24;F02B3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梁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净化 废气 增压 内燃机 气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净化废气增压式内燃机的废气流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借助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从废气流中去除氮氧化物,其中,在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废气涡轮上游且在至少一个SCR催化器(12)上游将所述废气流(6)分开或分岔成在主废气管路中被引导朝向所述废气涡轮(3;3′)的主废气流(6′)和至少一个在旁路管路中被引导且绕过所述废气涡轮的旁路废气流(6″),所述旁路废气流(6″)优选地从主废气流中分支,其中,在限定的内燃机运行状态下将限定量的待分解的还原剂前身物质(11)输送到所述旁路废气流(6″),所述还原剂前身物质(11)在以流动技术的方式与所述旁路废气流(6″)相连接的反应器(9)中转化成还原剂、优选地转化成氨,所述还原剂借助于所述旁路废气流(6″)从所述反应器(9)中运出并在所述SCR催化器(12)的上游输送到所述主废气流(6′),并且
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借助于控制和/或调节装置联接且可取决于限定的运行参数被操控的阻塞和/或节流机构(7,8;21;25;27),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废气涡轮(3;3′)下游从主废气管路中分支出至少一个分叉管路,所述分叉管路在所述反应器(9)上游和/或在用于还原剂前身物质(11)的混合点(10)上游通入到所述旁路管路中,并且借助于所述分叉管路,取决于尤其在限定的内燃机(1)的怠速和/或低负载运行之外的限定的内燃机运行状态,和/或取决于限定的阈值尤其取决于在所述反应器(9)之处或之中或之后的限定的温度阈值和/或废气质量阈值、和/或在所述废气涡轮(3;3′)之前和/或之后的废气流的温度阈值和/或废气质量阈值,将分叉废气流(6″′,20)以作为所述旁路废气流(6″)的备选或如有可能附加的方式以及以通过操控至少一个阻塞和/或节流机构(7,8;21;25;27)的控制和/或调节装置(15)被操控或被调节的方式从所述主废气流(6′)中分支出来并将所述分叉废气流(6″′,20)输送到所述旁路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器(9)之处或之中或之后的温度和/或所述旁路废气流(6″)的温度超过限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和/或在所述废气涡轮(3)下游主废气流(6′)的温度达到限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和/或在所述废气涡轮(3;3′)之前和/或之后的废气流量超过限定的废气流量阈值的情况下,如此地操控至少一个调节分支的旁路废气流(6″)的量的、优选地布置在废气门管路和/或所述旁路管路中的阻塞和/或节流机构(8;25),即,使得所述阻塞和/或节流机构(8;25)对所述废气涡轮(3)上游的热旁路废气流(6″)的分支基本上阻断或在限定范围内节流,从而,限定的在所述废气涡轮上游从所述主废气流(6′)分支的分叉废气流(6″′,20)流向所述旁路管路,其中优选地设置成,所述分叉废气流(6″′,20)在这样的时间内被分支和/或流向所述旁路管路,即,直到所述分叉废气流(6″′,20)的温度和/或在所述反应器(9)之处或之中或之后的温度低于限定的温度阈值和/或所述废气涡轮(3;3′)之前和/或之后的废气流量低于限定的废气流量阈值,并且
在所述反应器(9)之处或之中或之后的温度和/或所述分叉废气流(6″′,20)的温度低于限定的温度阈值和/或在所述废气涡轮(3;3′)之前和/或之后的废气流量超过限定的废气流量阈值的情况下,如此打开所述阻塞和/或节流机构(8;25),即,以作为所述分叉废气流(6″′,20)的附加或备选的方式将相对于所述分叉废气流(6″′,20)的热的旁路废气流(6″)在所述废气涡轮(3)上游分支出来并将所述旁路废气流(6″)输送到所述反应器(9),其中,优选地设置成,仅仅在这样的时间内将限定的旁路废气流(6″)分支出来,即,直至在所述废气涡轮(3)下游主废气流(6′)达到或超过限定的温度阈值和/或所述废气涡轮(3;3′)之前和/或之后的废气流量达到或超过限定的废气流量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未经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7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