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禽流感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病毒样颗粒、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8707.6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长;刘大才;薛春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7/04 | 分类号: | C12N7/04;C12N15/866;A61K39/295;A61P31/16;A61P31/14;A61P11/00;A61K39/145;A61K39/21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禽流感 传染性 支气管炎 混合 病毒 颗粒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禽流感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病毒样颗粒,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和鸟类身上,但主要侵害火鸡和鸡,哺乳动物如猪、马、海豹、人等也可感染。根据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株的致病性、禽的种类、环境、饲养管理条件以及并发疾病等因素,感染后的禽只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度的上呼吸道症状、产蛋量下降到急性的致病性死亡等多种形式,直接影响鸡体的健康及其产品质量,是现代化养禽业难以对付的重要禽类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与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症等一样,也是严重威胁家禽的重要免疫抑制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自从1955年证实了1878年意大利暴发的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以来到2001年,全球共报道了1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其中火鸡发生5起,鸡14起。进入本世纪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也不断发生。2001年中国香港发生H5N1亚型流感;2003年初,欧洲大陆相继暴发禽流感,2003年2月荷兰发生H7N7亚型、2003年4月比利时发生H7N7亚型、2003年5月德国发生H7N7亚型禽流感。2003年末2004年初,亚洲各国相继暴发禽流感,疫情共涉及10个国家或地区。2003年12月,韩国发生禽流感,2004年1月,日本、越南、台湾、泰国、柬埔赛、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老挝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生禽流感,其中日本、台湾发生了H5N2亚型禽流感,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了H5N1亚型禽流感。这些疫情的暴发,不但给亚洲各国养禽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严重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越南、泰国等国家先后发生了禽流感感染人类,造成死亡的严重后果。2004年2月,禽流感又在美洲大陆发生,其中美国发生了H7N7禽流感,4月份加拿大也发生了禽流感。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特别是H5N1禽流感还在亚洲和北美部分国家和地区蔓延。
我国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是H5N1亚型禽流感。目前国内生产的用于预防禽流感的疫苗大部份是采用传统的鸡胚法培养增殖活病毒,经化学试剂灭活后生产成疫苗。这种技术又分为两类不同的制备法:一是直接用野生型病毒感染鸡胚制备,另一类是先采用反向遗传技术改造野生病毒的遗传性,然后用“拯救”改造的新病毒来感染鸡胚,增殖病毒,生产疫苗。
这些流感疫苗制备技术有其优点,但亦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尤其是流感感毒的与众不同特性,例如:高频率突变,双重及多重亚型病毒之间遗传物质重组及抗原漂移等——使这些疫苗的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受到了极大挑战,甚至产生了“无效疫苗”,难以应付新的突变型流感病毒的传染。除此以外,这些疫苗制剂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生产周期长:从获得新的亚型病毒株到疫苗生产上市,耗时5-8个月,难以遏制新的疫情大爆发。(2)生产条件高:为预防人为的污染环境及生产的活病毒的泄漏扩散,整套生产必须按规定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病毒的灭活必须保证完全,彻底。(3)无法区别被免疫过的鸡只与受病毒感染的鸡只。
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病鸡呼吸道症状、产蛋数量和品质下降、肾病变,幼雌鸡感染可引起输卵管永久性退化。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可感染所有日龄的鸡,导致生长迟缓、死亡、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还常常引起霉形体混合感染以及大肠杆菌等继发感染而提高鸡群的死亡率,给养鸡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目前,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禽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洲、南美洲、西欧、非洲、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是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在我国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感染率可达80-100%,产蛋率可下降50-70%,死亡率可达10-36.7%,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可超过十亿元。该病是继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后,又一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烈性传染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重密码红外报警保险箱
- 下一篇:芳烃甲基化的流化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