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间通风移动式排风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8525.9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岳平;陆翁超;蒋明辉;王福良;蒋婧芝;张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4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间 通风 移动式 排风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通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间通风用移动式排风罩。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通风中车间有害物控制的措施,通常是在污染物发生地点设局部排风罩对其进行捕集,防止其逸散到工厂内污染环境,影响工人健康与工艺作业。在一些生产车间内,生产设备不同时开启,如一用一备等情况,有害物发生点虽多,但不同时工作,常规做法是在每个点都设一排风罩,排风罩后加阀门,工作时排风系统打开运行的生产设备对应的排风罩阀门进行有害物控制,不工作的阀门关闭。显然,这种做法致使系统复杂,阀门漏风量大,钢耗多投资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一些车间内有害物产生设备不同时开启的情况,提供一种车间通风用移动式排风罩,来实现一对多控制(一个排风罩对多个有害物发生点),使系统简单、投资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间通风移动式排风罩,其特征是它包括有位于有害物发生源上方的排风罩,排风罩的下部装有滚轮,滚轮驾设在导轨上,所述排风罩的出口与排风圆管一端固定连接,排风圆管另一端插装在排风方管内。
所述排风罩的两侧设有挡风板,所述滚轮安装在挡风板的下侧。
所述滚轮由电机驱动,排风方管后部连接除尘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针对一些车间内有多个有害物生产设备,但不同时开启的情况,如一用一备等情况,可实现一个排风罩对多个有害物发生点的控制,而无需在每个点单设一个排风罩。当某一有害物产生设备工作时,排风罩即移动至发生处对有害物进行控制。因此,本技术方案较常规方案系统简单、漏风率低,钢耗小投资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面图。
图2是本发明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其中:1—排风罩,2—排风圆管,3—排风方管,4—滚轮,5—导轨,6—电机,7—挡风板,8—有害物反生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由排风罩1、排风圆管2、排风方管3、滚轮4、导轨5、电机6及挡风板7组成,排风罩1的出口与排风圆管2通过焊接相连,相对固定,排风圆管2直接插入排风方管3内,排风罩1位于有害物发生源8上方,排风罩1的下部装有滚轮4,滚轮4架设在导轨5之上,滚轮4在电机6的驱动下可以滚动,使排风罩1和排风圆管2可在导轨5上相对排风方管3向有害物发生源移动。排风罩1的两侧设有挡风板7,所述滚轮4安装在挡风板7的下侧,挡风板7可使有害物发生源产生的污染气体更加集中地被排风罩1吸入,提高排风罩1的排污能力。
当车间内某一有害物产生设备工作时,可将本发明移动式排风罩即移动至发生处对有害物进行控制。
本发明工作时,电机6带动滚轮4滚动,排风罩1移动至有害物发生源处进行抽风,捕集有害物,有害物送至排风方管3后部的除尘器内,由风机排出。
本发明涉及的其它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