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自动转盘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48189.8 | 申请日: | 201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覃其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其凤 |
| 主分类号: | B29C65/08 | 分类号: | B29C6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自动 转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功能自动转盘机。
背景技术:
超声波焊接机是一种可应用于塑料零件、产品的加工工艺中的设备。常规的超声波焊接起包括:机头和控制箱,机头通过锁紧把手固定在一立柱上,并可实现上下高度的调节。机头上安装有一通过伸缩轴带动的上模座,在上模座的下方设置有与其对应的下模座。上、下模座就构成了超声波焊接的焊接区域。
超声波焊接机的工作原理为:将待加工的零件放置在下模座对应的型腔内,上模座在伸缩轴(一般通过气缸带动)下压,上、下模座合拢。此时,超声波发生器将把超声能量通过上模座传送到焊接区域,由于焊接区域即两个模座的交界面处声阻大,因此会产生局部高温。又由于待加工的塑料元件导热性差,热量一时不能及时散发,热量聚集在焊接区域,致使塑料元件的接触面迅速熔化,加上一定压力后,使其融合成一体。当超声波停止作用后,让压力持续,可以些许保压一定时间,使其凝固成型,这样就形成一个坚固的分子链,达到焊接的目的,焊接强度能接近于原材料本体强度。
超声波焊接机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的二次连接,相比其他传统工艺(如胶粘、电烫合或螺丝紧固等),具有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好、环保又节能等显著优点。超声波塑料焊接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械、包装、汽配、渔具等行业,如一次性输液过滤器及血浆分离杯、自封袋、塑料酒瓶盖、洗碗机水轮、塑料玩具、车灯等等领域。
但是,超声波焊接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每次只能加工一组元件,并且每次加工时都需要经过:放料、压合、焊接、分模、取料等工序,等待时间较长,致使生产效率较低。
2、某些时候,在对塑料元件进行超声波焊接后,还需要进行其他操作工序,例如对焊接后的塑料元件进行冲孔、打螺孔或者切边等工序,而这些工序必须通过另一部设备实现,这样就增加生产设备成本,并且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转盘机,该转盘机不仅集合了超声波焊接、冲孔等多种功能,并且采用转盘式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多功能自动转盘机包括:机台以及固定在机台上的超声波焊接机,所述的超声波焊接机包括:焊接机主体和安装在焊接机主体上并通过气缸带动上下运行的上模座;所述的机台上安装有一转盘,该转盘上均匀固定有多个与上模座对应的下模板;所述的机台上还安装有一机械手臂,该机械手臂包括旋转轴、与旋转轴固定的水平悬臂以及固定在水平悬臂上的机械手;上述的下模板上成型有用于放置待加工零件的型槽,下模板随转盘运行至上模座下方,通过超声波焊接机的上模座向下运行实现冲压、超声波焊接后,再运行到下一工位,通过机械手臂将加工完成的零件取出。
所述的上模座上成型有冲压模头,所述的下模板上成型有与冲压模头对应的孔。
所述的下模板安装在一悬空的支架上,所述的转盘通过步进马达带动旋转和精密间歇分割器旋转、气动旋转。
所述的下模板上形成有一便于机械手夹取零件的缺口。
所述的机械手通过气缸带动实现夹取零件。
所述的超声波焊接机的控制箱位于机台内部,于机台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所述的超声波焊接机上设置有一触摸控制屏。
本发明在传统的超声波焊接机上集合了多种功能,并且实现自动化作业,同时采用转盘式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为一种多功能转盘机,其包括:机台1以及固定在机台1上的超声波焊接机2。
机台1为本发明的承载体,其内部安装有驱动转盘3的步进马达以及超声波焊接机2的控制箱20,以及其他相关电路。在机台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1,用于启动整个设备的工作与否。
超声波焊接机2与目前同类产品相似,其包括:焊接机主体21和安装在焊接机主体21上并通过气缸带动上下运行的上模座22。上模座22与转盘3上的下模板31对应,形成焊接区域,对上模座22和下模板31之间的塑胶元件进行超声波焊接。
所述的机台1上安装有一转盘3,该转盘3上均匀固定有多个与上模座22对应的下模板31。下模板31固定安装在转盘3上,该转盘3设置在机台1上表面,其通过机台1内部的步进马达驱动,通过步进马达带动转盘3每次精确旋转固定角度,实现上模座22分别与不同的下模板31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其凤,未经覃其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