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WC基硬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7918.8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坚;荣会永;王成彪;付志强;岳文;于翔;刘宝林;杨甘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wc 硬质合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硬、高强、高韧的WC基硬质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以WC为基质,以高温化学稳定性优异的金属为粘结剂,并添加适量的晶粒抑制剂、高硬材料微粉增硬剂和纳米结构增韧剂。所述材料的组分包括20~80%(质量分数,下同)的亚微米/纳米WC粉为基质,2~20%的高温化学稳定性优异的金属Mo、Ni和稀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为粘结剂,0.1~5.0%的晶粒TaC、VC、Cr3C2、NdC、TiC中一种或者多种为晶粒抑制剂,10~80%的高硬材料金刚石、c-BN微粉或者其表面镀制了一层高温化学稳定性优异的金属Mo、Ni或者稀土金属薄膜的微粉为增硬剂,和0.5~15%的碳纳米管/线、SiC纳米线/棒、TiC纳米线/棒以及其表面镀制了一层高温化学稳定性优异的金属Mo、Ni或者稀土金属薄膜的纳米结构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为增韧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WC基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制备方法依次包括“混料→高能球磨→烘干→研磨过筛→压制/装料→烧结”工艺步骤。所述陶瓷粉料在进行混料时,外加0~10%(质量分数)的有机分散剂和粘接剂,并将原料按照WC粉、金属粘结剂粉、晶粒抑制剂粉、增硬剂、增韧剂顺序依次加入、分阶段球磨;其中WC粉、金属粘结剂粉、晶粒抑制剂粉混合粉料高能球磨24~48小时后,再加入增硬剂球磨0.5~2小时,最后加入增韧剂再球磨20~60分钟。所述烘干采用真空干燥,温度控制在10~100℃,时间6~60小时,真空度0~-0.33Pa。所述烧结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或者中频感应加热烧结技术;其中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过程中,初压为10~38MPa,升温速率160~260℃/min,烧结温度800~1400℃,保温时间2~15min,保温压力30~60MPa;冷却速率750℃以前与升温速率相同,750℃以后随炉冷却;而在中频感应加热烧结过程中,初压为10~38MPa,升温速率200~500℃/min,烧结温度900~1500℃,保温时间5~20min,保温压力30~60MPa;冷却速率750℃以前与升温速率相同,750℃以后随炉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79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