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爪伸缩浮动压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7489.4 | 申请日: | 201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肖江;张均;严学涛;陈建喜;谢理鹏;常治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丹江口丹传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浮动 压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轴承或轴套装夹及压装的三爪伸缩浮动压头。
背景技术
轴承或轴套在装配中可用压力机压装,也可用装配套管和小锤手动安装。手动安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采用压力机压装需要有专门用于压装的压头。传统的压头只能实现单纯压装工作,在压装中需人工手动将轴承或轴套定位在所需压装的壳体轴承孔内,难以实现自动化装配,效率低,压装精度难以保证。
虽然有中心偏差自适应内装夹伸缩压头的出现,但是其是利用压头上设有支撑块和伸缩滑块实现轴承或轴套以及类似结构的形体的抓取及夹紧,因其比较浪费材料和加工装配结构比较复杂,没有能够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轴承或轴套装夹及压装用的三爪伸缩浮动压头,安装在压力机上可实现轴承或轴套压装的自动化,保证压装精度高,压装平稳,效率高。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三爪伸缩浮动压头,包括浮动偏差修正装置,浮动偏差修正装置包括支承盘(6)、滚珠(7)、螺钉(8)、橡胶弹性圈(9)、下支承座(10)、滚珠(11)、上支承座(12),上支承座(12)与轴(13)连为一体,也可以是下支承座(10)与轴(13)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是支承盘(6)下设有压头体(3),压头体(3)内设有电磁铁推杆(4),电磁铁推杆(4)下设有三爪伸缩托钩(1),三爪伸缩托钩(1)铰接在压头体(3)的内壁上,并和压头体(3)的内壁之间设有弹簧(2)。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所述压头体(3)为回转体,头部成圆柱面或圆锥面以及类似结构的表面形体。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浮动偏差修正装置中所述上支承座和下支承座之间装有橡胶弹性圈,在压装时可以利用滚动体的球面接触、以及橡胶弹性圈弹性变形自动修正偏差,主要起导向作用;电磁铁推杆和三爪伸缩托钩装在压头体内;三爪伸缩托钩能保证压头在盲孔或阶梯孔压装时实现伸缩,避免压装中压头与孔端面发生干涉,电磁铁推杆使得装夹更加方便、可靠、快速。
该压头在压装过程中采用机构本身特点及夹紧支撑力实现轴承或轴套的内装夹,通过浮动偏差修正装置自动适应压头中心与孔中心之间的误差,能实现盲孔、阶梯孔、通孔等部位轴承或轴套的压装工作,结构简单,压装平稳,便于实现压装的自动化,压装精度准确,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三爪伸缩浮动压头的剖视图。
图2三爪伸缩浮动压头的A-A截面剖视图。
1是三爪伸缩托钩,2是弹簧,3是压头体,4是电磁铁推杆,5是轴承,6是支承盘,7是滚珠,8是螺钉,9是橡胶弹性圈,10是下支承座,11是滚珠,12是上支承座,13是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三爪伸缩浮动压头主要由三爪伸缩托钩装置和浮动偏差修正装置两部分组成。三爪伸缩托钩装置由三爪伸缩托钩1、弹簧2、压头体3、电磁铁推杆4所组成;浮动偏差修正装置由支承盘6、滚珠7、螺钉8、橡胶弹性圈9、下支承座10、滚珠11、上支承座12组成。
上支承座12与轴13连为一体,也可以是下支承座10与轴13连为一体,上支承座12和下支承座10之间装有滚动体滚珠11,下支承座10和支承盘6之间装有滚动体滚珠7,下支承座10和上支承座12之间装有橡胶弹性圈9,在压装时可以利用滚动体的球面接触、以及橡胶弹性圈弹性变形自动修正中心偏差;压装过程中下支承座10及压头体3传递压装力;电磁铁推杆4和三爪伸缩托钩1装在压头体3内部,在压装过程中,压头如遇盲孔或阶梯孔端面,三爪伸缩托钩1缩回,避免压装中托钩与孔端面发生干涉;压装时,将轴承5或轴套以及类似结构的形体套在压头体3上,压头体的头部制作成轴承或轴套以及类似结构要配合的表面形体,该表面形体起导向定位作用。压装过程中,压头连接在压力机上,在压力机压力所用下将轴承或轴套压装到轴承孔内后压力机带动压头返回,压头从已压装的轴承或轴套中退出,到此完成一次压装过程。继续压装可进入下一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丹江口丹传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丹江口丹传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74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码视窗用塑料板表面UV涂装前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温郁金1号的组织培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