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座椅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6674.1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昌史;冲本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张惠萍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车用座椅升降装置具有将坐垫的框架和车身的地板部件(底板或者安装在底板上的上导轨)予以连接的前后联杆,通过该前后联杆的转动来使坐垫升降(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开昭56-105449号)。由此,能够调整坐垫的座椅面的高度。
然而,当车辆发生前侧碰撞时,基于碰撞能量而产生使坐垫向前方移动的移动力,反之,当车辆发生后侧碰撞时,基于碰撞能量而产生使坐垫向后方移动的移动力。
此时,当坐垫处于上升位置时,与该坐垫处于下降位置时相比,由于联杆立起,因而联杆的变形(压曲变形)大,向坐垫的前方或后方的移动距离变长。其结果,就座于坐垫上的乘员的移动距离变长,因此乘员的加速度也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车用座椅升降装置:在发生前侧碰撞或后侧碰撞而产生使坐垫移动的移动力时,能够降低乘员的加速度,安全性更高。
本发明的车用座椅升降装置,是使坐垫相对于设置在车身地板上的地板部件进行升降的车用座椅升降装置,其包括:前联杆及后联杆,将所述坐垫的侧梁与所述地板部件予以连接,前后为一对;前支架和后支架,固定在所述地板部件上,分别将所述前联杆的下端部和所述后联杆的下端部转动自如地予以连接;其中,所述侧梁的前部上形成有前侧被抵接部,该前侧被抵接部设置成与所述前支架上形成的前侧抵接部相隔间隙,并且具有与所述前侧抵接部相对应的形状,所述侧梁的后部上形成有后侧被抵接部,该后侧被抵接部设置成与所述后支架上形成的后侧抵接部相隔间隙,并且具有与所述后侧抵接部相对应的形状,所述侧梁随着由前侧碰撞的冲击力引起的所述前联杆及所述后联杆的变形而向前方移动时,所述侧梁的前侧被抵接部由所述前支架的所述前侧抵接部所承接,所述侧梁随着由后侧碰撞的冲击力引起的所述前联杆及所述后联杆的变形而向后方移动时,所述侧梁的后侧被抵接部由所述后支架的所述后侧抵接部所承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的车用座椅的立体图,是省略了靠背仅示出坐垫的骨架部分的图。
图2是升降装置处于上升位置时的车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3是升降装置处于下降位置时的车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4是具有用于与本发明进行比较的比较例所涉及的升降装置的车用座椅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具有升降装置的车用座椅的立体图,图2及图3是其侧视图。图1~图3中,省略了靠背仅图示坐垫的骨架部分。
升降装置是用于使坐垫升降的装置,能够在使坐垫上升后的上升位置和使坐垫下降后的下降位置之间位移。此外,图1及图2示出了升降装置处于上升位置时的状态,图3示出了升降装置处于下降位置时的状态。
车身的底板(省略图示)上固定有左右一对下导轨1,该左右一对下导轨1沿车身前后方面延伸。各下导轨1上,前后滑动自如地嵌合有上导轨2。下导轨1和上导轨2构成滑动机构(座椅滑轨),从而能够使座椅前后移动。
各上导轨2的上表面的前侧位置和后侧位置上,分别固定有前支架3及后支架4。如果是无滑动机构的座椅,则前支架3及后支架4固定在车身的底板上。
这样,在具备滑动机构情况下,前支架3及后支架4固定在上导轨2上,而在无滑动机构情况下,前支架3及后支架4则固定在底板上。即,上导轨2或者底板包含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地板部件”的概念中。
在各上导轨2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坐垫框架5,该坐垫框架5是坐垫的骨架部分。该坐垫框架5由左右侧梁6、前梁7和后梁8构成为四角框形。另外,在前梁7和后梁8之间卡止有S形弹簧9,该S形弹簧9用于弹性支撑坐垫的填充材料(省略图示)。
坐垫框架5的各侧梁6与各上导轨2通过前联杆11及后联杆12这前后一对联杆而互相连接。即,前联杆11的上端部和后联杆12的上端部,分别通过联杆销13、14转动自如地连接于各侧梁6的外侧面的前侧位置和后侧位置。前联杆11的下端部通过联杆销15转动自如地连接于前支架3的前部的立起部3a的外侧面,后联杆12的下端部通过联杆销16转动自如地连接于后支架4的前部的内侧面。
另外,通过手动或者电动地转动操作前、后联杆11、12,由此坐垫(坐垫框架5)如图2中箭头a所示,一边向前方移动一边上升,或者如图3中箭头b所示,一边向后方移动一边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泳显示体、电泳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单板故障的测试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