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何首乌种植的叶面肥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6613.5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瞿显友;李隆云;张建华;银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寸南华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何首乌 种植 叶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面肥,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何首乌种植的叶面肥。
技术背景
作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叶片也能吸收养分,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这种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叶面喷肥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强,可使养分吸收运转快,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提高养分利用率,且施肥量少,适合于微肥的施用,增产效果显著,尤其是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低湿条件,土壤过酸过碱等因素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时,采用叶面追肥可以弥补根系吸肥不足,增产效果较好。
何首乌是喜肥植物,应施足基肥;在传统的栽培过程中,还采用多次追肥。采用前期施有机肥,中期磷钾肥,后期不施肥的原则。但很少有对何首乌施叶面肥。
发明内容
为解决很少有对何首乌施叶面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何首乌种植的叶面肥,其配方为腐殖酸:KH2PO4∶ZnCl2∶FeSO4∶MnSO4∶钼酸铵∶氮肥的重量比为1~4∶1~5∶1~5∶10~8∶3~1∶1~3∶10~60。
其配方为腐殖酸∶钾肥∶ZnCl2∶FeSO4∶MnSO4∶钼酸铵∶氮肥的重量比为20∶30∶30∶60∶6∶15∶300。
所述的腐殖酸为土壤腐植酸、水体腐植酸或煤炭腐植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钾肥为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硝酸钾或窑灰钾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氮肥为氨水、碳酸氢铵、尿素、氯化铵、硝酸铵、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或硝酸钾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叶面肥对何首乌施用叶面肥,其产量明显高于没有施用叶面肥或施用其他一般常用配方的叶面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叶面肥的施肥方法
1、叶面肥的制备 叶面肥的喷施浓度要适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尤其是FeSO4、MnSO4、钼酸铵等微量元素肥料,作物营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更应严格控制;还有含有生长调节剂的钾肥,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不同作物对不同肥料具有不同的浓度要求;所以确定肥料配比为钾肥:ZnCl2∶FeSO4∶MnSO4∶钼酸铵∶氮肥的重量比为20∶30∶30∶60∶6∶15∶300配置1kg肥料,加入100L水稀释,备用。
2、叶面肥的喷施喷施时间要适宜叶面喷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因此叶面喷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肥,会降低溶液的浓度,影响施肥的效果。雨天或雨前也不能进行叶面追肥,因为养分易被淋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喷后3小时遇雨,待晴天时补喷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喷施要均匀、细致、周到叶面喷肥要求雾滴细小,喷施均匀,尤其要注意喷洒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的背面,因为新叶比老叶、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强。何首乌叶片角质层正面比背面厚2~4倍,更应注意喷洒叶片背面,以利吸收。因此,叶面喷肥时,叶的正反两面都要喷,尽量细致周到。
喷施次数不应过少,应有间隔作物叶面追肥的浓度一般都较低,每次的吸收量是很少的,与作物的需求量相比要低得多。因此,叶面施肥的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3次。至于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小或不移动的养分(如铁、磷等),更应注意适当增加喷洒次数。在喷施含调节剂的叶面肥时,应注意喷洒要有间隔,间隔期至少应在一周以上,喷洒次数不宜过多,防止出现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叶面肥混用要得当叶面喷肥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可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其增产效果也会更加显著。但肥料混合后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否则达不到混用目的。另外,肥料混合时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溶液ph值在7左右中性条件利于叶部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管理消息的系统、设备和/或方法
- 下一篇:网络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