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氧保鲜剂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45247.1 | 申请日: | 201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恒;扶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广益食品添加剂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3436 | 分类号: | A23L3/34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232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氧 保鲜剂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外控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氧保鲜剂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企业生产的脱氧保鲜剂都是采用还原铁粉、活性炭、吸水剂或催化剂等物质作为主要成分,配合打孔膜或烫孔复合膜、错位打孔膜进行包装成型。由于这些物质都属粉末性物质,如果采用打孔膜包装,粉末状物质很容易从膜孔洞中漏出而出现漏粉进而污染食品的现象。烫孔复合膜、错位打孔膜包装的产品,虽然避免了漏粉的现象,但由于生产工艺所限,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封口区域夹粉、温度压力不够而出现封口不牢的假封现象,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粉末状物质从封口区域内漏出而污染食品。上述问题直接影响甚至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另一方面,上述配料混合后再包装,物料从混合到包装完成过程中会吸收环境中的氧气,从而极大的损耗吸氧性能,有时,吸氧性能损耗接近20%。脱氧保鲜剂生产厂家为了保证产品性能,不得不增加脱氧剂的用量,从而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脱氧保鲜剂,该脱氧保鲜剂不仅避免了因漏粉而污染食品,也避免了物料从混合到包装完成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氧气,从而极大的损耗吸氧性能,为脱氧保鲜剂生产厂家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脱氧保鲜剂,包括吸氧体和水,按重量计,所述脱氧保鲜剂各组分含量为:
吸氧体 85%~95%;
水 5%~15%;
所述吸氧体为块状固体,其含有吸氧物质、活性炭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按重量计,所述吸氧体中各组分含量为: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40%~90%;
吸氧物质 5%~55%;
活性炭 5%~20%;
其中,所述吸氧物质选自还原铁粉、氯化亚铁、碳酸亚铁、硫酸亚铁、锌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所述吸氧体还含有填充剂,所述填充剂占所述吸氧体重量含量的0~20%,所述填充剂选自二氧化硅、蛭石、硅藻土、沸石、膨润土、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吸氧体重量含量的0~20%,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钠、溴化钠或其混合物。
所述吸氧体还含有发孔剂,所述发孔剂占所述吸氧体重量含量的0~25%,所述发孔剂为碳酸氢钠、碳酸氢氨、草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吸氧体还含有吸水剂,所述吸水剂占所述吸氧体质量含量的0~20%,所述吸水剂为吸水树脂、硅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吸氧体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250~400万道尔顿,其余各组分粒径均为50~150微米。
一种制备所述的脱氧保鲜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配方称量吸氧体各组分和水;
步骤B:将吸氧体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在模具中压制、烧结、冷却、脱模,制成吸附载体;将吸附载体按所需大小尺寸切割,制成块状的吸氧体;
步骤C:采用打孔膜、烫孔膜或错位打孔膜通过包装机包装步骤B所得吸氧体,在包装过程中向吸氧体内注入步骤A所量取水,制成脱氧保鲜剂。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脱氧保鲜剂中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吸氧物质和活性炭,较佳地,还含有填充剂、催化剂、发孔剂等,通过烧结工艺使粉末状物质成块,相对现有技术采用还原铁粉、活性炭、吸水剂、催化剂等粉末状物质作为主要成分,有效地避免了因漏粉而污染食品,解除了食品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吸氧体,在包装过程中才与水接触,抑制了吸氧物料从混合到包装完成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氧气,也即减少了吸氧性能损耗,为脱氧保鲜剂生产厂家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脱氧保鲜剂,包括吸氧体和水,按重量计,所述脱氧保鲜剂各组分含量为
吸氧体 90%
水 10%
所述吸氧体为块状固体,其含有吸氧物质、活性炭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按重量计,所述吸氧体中各组分含量为: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90%;
吸氧物质 5%;
活性炭 5%;
其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250~300万道尔顿;所述吸氧物质为还原铁粉;所述还原铁粉、所述活性炭的粒径均为50~150微米。
上述脱氧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分别称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81g,还原铁粉4.5g,活性炭4.5g,水1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广益食品添加剂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广益食品添加剂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5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