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类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4729.5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东为富;陈明清;吴畏;倪忠斌;杨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52 | 分类号: | C08G63/52;C08G63/12;C08G63/78;C08J3/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弹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类弹性体,进一步来说,涉及一种木糖醇基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学工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石油化工资源,现在约95%的化学品都是通过石油化工途径生产的。近年来,石油资源的紧缺和石油消耗量的持续攀升对化工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发展非石油基的绿色化工原料是化工行业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而且,由生物质单体合成制备的新型有机高分子大多能在自然界中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缓解目前由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问题。
与金属、陶瓷相比,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人体组织更加匹配,且容易改性和加工成型。由于人体的大多数组织和器官本身具有弹性,所以,具有高弹性的生物弹性体或生物橡胶更适合于医用领域,如药物缓释载体、止血剂、骨蜡、组织工程支架和外科手术防粘连膜等方面。
生物弹性体是一类具有一定生物相容性,且模量在0.1MPa-20MPa之间的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机体中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在目前报道的生物弹性体中,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硅橡胶和聚氨酯,随着临床医学和组织工程的发展,对生物医用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生物弹性体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开发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等新型生物弹性体已成为趋势。
聚酯类弹性体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热加工性能,并以其自身具有的三维网络结构的稳定性、优良的柔韧性及与相应组织的匹配性等优于其他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而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Advanced Materials,2004,16(6):511-516:Novel citric acid-based biodegradable elastomers for tissue engineering”一文中报道了以柠檬酸和辛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网络型聚柠檬酸辛二醇酯生物弹性体,该弹性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木糖醇属于生物单体,是人体的中间代谢产物,其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低毒性;而且,木糖醇属于多羟基单体,与其他单体共聚时,可以通过改变共聚单体的种类和组成来调节聚合物的交联密度,从而实现性能可控,因此,它的共聚物适用范围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类弹性体,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物理机械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聚酯类弹性体,该类弹性体是由单体1-木糖醇和单体2-二元酸共聚而成的聚酯类弹性体,单体1∶单体2摩尔比为1∶1~3;
所述单体2-二元酸选用衣康酸,琥珀酸,十二碳二酸,十六碳二酸,十八碳二酸,或十八碳烯二酸。
以木糖醇和衣康酸为单体时,所得共聚物为:
R:H或者-CO(CH2)6COO-。
以木糖醇和琥珀酸为单体时,所得共聚物为:
R:H或者-CO(CH2)6COO-。
以木糖醇和十二碳二酸为单体时,所得共聚物为:
R:H或者-CO(CH2)6COO-。
以木糖醇和十六碳二酸为单体时,所得共聚物为:
R:H或者-CO(CH2)6COO-。
以木糖醇和十八碳二酸为单体时,所得共聚物为:
R:H或者-CO(CH2)6COO-。
以木糖醇和十八碳烯二酸为单体时,所得共聚物为:
R:H或者-CO(CH2)6COO-。
所述的聚酯类弹性体的制备方法,采用一步法或者两步熔融缩聚法制备聚酯类弹性体;
一步法:按配比称取单体1、单体2置于反应器中,升温至130~160℃,待反应物完全熔融,抽真空并搅拌反应12-36h,即得到聚酯类弹性体;
两步法:按配比称取单体1、单体2置于反应器中,升温至130~160℃,待反应物完全熔融,搅拌反应3-9h得到预聚体;将预聚体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自然流平,放入真空烘箱中140~160℃下交联8-24h,交联完成后,即得到聚酯类弹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