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防伪的纹理标签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44601.9 | 申请日: | 201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毕峰 |
| 主分类号: | B41M3/14 | 分类号: | B41M3/14;G09F3/02;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防伪 纹理 标签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防伪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激光防伪的纹理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全息技术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防伪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标签、硬盒或薄膜包装、或薄膜包装的拉线上制作具有激光全息的图像而达到防伪的目的。这种其上具有激光全息图像的标签、包装、或包装拉线等载体,可以统称为激光防伪标识。
现有的激光防伪标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常规的激光全息图像是通过全息镍版在聚酯膜上模压而形成的,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激光防伪标识的激光图像的版式或图样是非常有限的,只能用于重复的印刷相同的定版图案。如果伪造者获得了这些激光图像的图样,就可以很快仿制出来。由此导致了传统的激光防伪标识几乎失去了防伪能力。
普通的电码防伪技术采用相异数码和图形的形式进行防伪,如随机数字,消费者通过拨打验证电话后输入随机数字进行认证。但是这种技术中随机数字自身没有任何防伪技术,所以一般需要采用覆盖的形式来掩盖随机数字。这种技术不仅工序复杂,而且覆盖的形式几乎没有防伪能力,主要的防伪能力在于电话防伪系统,但是现今的电话防伪系统的技术含量也不高,伪造者完全有能力进行复制或仿造。
因此提高传统激光防伪标识的防伪效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佳防伪效果的激光防伪的纹理标签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中,激光数据的可变使得激光防伪标识上的激光全息图像各不相同,具有唯一性,或者也称为相异性,因而具有更优的防伪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激光防伪的纹理标签是通过在载体上形成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相异性的镂空单元图文和不可重复的纹理特征来实现防伪,其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单面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的载体,载体由下而上至少包括纹理基层、金属层和透明光敏材料层,所述透明光敏材料层与金属层粘结的一面为激光压制面;
步骤二,采用数码打印或数字印刷的方式在透明光敏材料层的同一面上打印或印刷透明油墨或彩色油墨,且打印或印刷的图文单元具有相异性;
步骤三,对打印或印刷面进行高强度紫外线曝光,使未被透明油墨覆盖的透明光敏层材料分解成碱可溶性;
步骤四,采用碱性溶液洗去未被透明油墨或彩色油墨覆盖的透明光敏材料层和其下的金属层,使镂空部分不具激光全息效果;
步骤五,按每个单元图文为一单位对载体进行切割,切割后每个防伪单元只包括一个激光全息效果和相异性的镂空单元图文;
步骤六,将防伪单元应用于防伪包装中。
本发明所设计的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的可变图文防伪标签制作方法,是通过在纹理基层上形成具有激光全息效果和相异性的镂空单元图文来实现防伪,这种技术不仅保证了单元图文的唯一性,而且单元图文和纹理自身也具有防伪效果,仿造者无法通过普通的技术生产出具有激光全息效果、且能够随机的变化图文,也无法复制出相同的纹理。采用这种技术的防伪包装上甚至无需对单元图文进行覆盖,消费者直接可以通过肉眼识别单元图文的真伪,纹理防伪方面也可以进一步的通过电话和网络查询图文的真伪,具有双重防伪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方法所制造的激光防伪的纹理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激光防伪的纹理标签的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对图文进行覆盖的步骤,消费者凭肉眼辨别相异的图文是否具有激光效果即可判断真伪,除本发明方法外,制作可变图文的仿冒者需要制作无数母版进行印刷,成本十分之高,不符合仿冒行业对成本的要求。消费者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其他手段对纹理进行核实,纹理数据库复制难度大,而且可以随时改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生产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载体的制作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毕峰,未经陈毕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机构后置式锚杆钻机
- 下一篇:轨道运行套框升降灵活转向存取车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