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种藕池及其方法和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4312.9 | 申请日: | 201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9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普 |
主分类号: | E04H4/04 | 分类号: | E04H4/04;E04D13/00;A01G1/00;A01K61/00;A01K63/00;B66D3/00;A01B19/02;A0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种藕池 及其 方法 工具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浅水早熟高产藕和套养泥鳅的移动池。本发明还涉及该移动种藕池的制造方法以及该方法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原产地在我国的莲藕,富含淀粉、蛋白质、麦角淄四稀和β-谷淄醇,降血压清血脂,清热消疖解毒,含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可当水果、蔬菜、粮食、药物及观赏景物,可盐渍、速冻保鲜、出口外销、可加工成多种制品如蜜饯、藕粉、制罐、制藕汁饮料。全国种藕总面积20万公顷,总产量300万吨,占水生蔬菜的四分之一,主要分为湖塘深水藕、水田浅水藕。莲藕深受人们喜爱,许多农贸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北方一些地方出现花巨资建造水泥池栽种莲藕现象。最近,科技苑2010年第93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致富经栏目报道了一种用整张防水布覆盖土石埂和整个池底,再在防水布上均匀铺垫15-20公分高的土壤,置藕后放入20公分深的水,并套养泥鳅的藕业事迹,反映出广大农民的种藕热情。
传统湖塘、水田莲藕栽种,最大难题是采收,有的藕竟然钻进2米深泥中,采收者站在齐腰深的泥潭里,还只能用小铲小刀一点点地抠,必须搬移池底所有泥土才能采收,藕鞭、藕芽还不时刺漏池子,由于纵深生长,产量太低;水泥藕池造价高,破坏耕地生态环境,烈日下易裂口漏水;铺底移动藕池造价高、污染藕质,易被农具划破、劳动者踩破、藕鞭刺穿而漏水,更不能大面积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上述移动藕池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仅仅只在池堤才用防水布,防漏性能和种植效果更好的,既适用于水田耕地荒地、又适用于城市房屋平顶水泥地面的移动种藕池;为此,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制造该移动种藕池的方法以及几种专用工具。
现已发现,水往泥下渗漏至临界层就不再漏了,当防水布埋至临界层以下就可阻止水侧漏;压迫密封材料使其变型堵漏技术在工业上、生活中屡屡得以利用,其实同样可以用于制造移动种藕池;藕在浅水里能生长,其实在浅壤里更能很好地吸收养份,生长不受硬泥阻挡,只在浅层平面向四周发展,象引自美国的浅水早熟高产种藕、苏州花藕、鄂莲1号、大梢种,更适于浅壤高密度平面横向生长,从而可设计制成解决已往技术难题的移动种藕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对用一整张防水布铺盖整个池底和池堤的移动种藕池形状、结构作了大的进一步的改进。
在平整泥基地四周先筑一道泥石埂,在整个池底和泥石埂上铺设一整张防水布,用常用农具在防水布上均匀铺垫15-20公分的土壤并挖沟置藕后,放入20公分高的水;该移动种藕池的接布夹的两张防水布各一端之间夹垫密封条,上下置压板,用螺栓穿其相对应各螺孔拧帽夹定;该撑布夹位于防水布上与各桩相对应位置,由密封条、两压板、长杆螺栓穿对应各孔拧帽夹定,其长杆螺栓再穿桩相对应位置的双帽螺孔后拧接桩螺帽;在辗实的基地上等距设桩,以桩外侧密封连接由接布夹延伸、撑布夹支撑的防水布为池堤;桩、防水布和基地之间的结合部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是先以桩的插钎、支腿、支腿孔内螺栓连接已由专用工具辗实整平的泥基地后,桩外侧密封连接撑布夹后,再在地上桩外侧沿线挖沟深埋防水布,用黏重土填充捣实其结合部;该连接机构是在以桩的支腿触地、支腿螺孔穿套固定于水泥基地的膨胀螺栓并拧帽固定桩,在桩外侧地面沿线所固定的膨胀螺栓上对孔安装密封条、防水布和压板并拧帽固定其结合部;池底一角的排水阀上有口径高出水面的漏斗网罩,池堤靠桩安装给水阀;以专用工具在池底均匀铺垫15-20公分厚的土壤并挖沟置藕后,放入20公分高的水,投放泥鳅苗,用专用工具在池内进行适时种植浅水浅壤早熟高产藕和泥鳅养殖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普,未经王德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油铁磁性颗粒在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成形极限胀形试验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