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3769.8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根津隆;石本笃史;片山茂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50 | 分类号: | F1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波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 ||
1.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封入有工作流体的缸体、能够滑动地插入该缸体内并将所述缸体内部分隔为两个室的活塞、与该活塞连结并向所述缸体的外部突出的活塞杆、将所述缸体内的两个室之间连通的旁路通路、调节该旁路通路的流路面积的衰减力调节机构,
所述衰减力调节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遮挡部件导向件、被该遮挡部件导向件引导而能够移动的遮挡部件、将所述遮挡部件呈弹性地保持在初始位置的弹性部件,
利用所述遮挡部件和所述遮挡部件导向件形成可变流路,该可变流路根据所述遮挡部件的移动使开度变化来调节所述旁路通路的流路面积,所述遮挡部件不会受到所述缸体内的两个室之间的差压而移动,在其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可变流路以规定的开度打开,所述遮挡部件利用由于该可变流路的工作流体的流动而产生的流体力,抵抗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并朝关闭所述可变流路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挡部件导向件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部,所述遮挡部件是嵌合于所述遮挡部件导向件外周的圆筒状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流路由形成于所述遮挡部件导向件及所述遮挡部件的至少一方的周向的槽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是配置于所述遮挡部件的两端部且层叠有多个的盘状板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通路配置于所述活塞杆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件导向件是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端部的筒状部件,在所述遮挡部件导向件内能够移动地引导所述遮挡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件沿所述遮挡部件导向件的轴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件相对于所述遮挡部件导向件进行旋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使衰减力作用于所述遮挡部件的移动的衰减机构。
10.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封入有工作流体的缸体、能够滑动地插入该缸体内并将所述缸体内部分隔为两个室的活塞、与该活塞连结并向所述缸体的外部突出的活塞杆、将所述缸体内的两个室之间连通的旁路通路、调节该旁路通路的流路面积的衰减力调节机构,
所述衰减力调节机构具有通过移动来开闭所述旁路通路的流路的遮挡部件,所述遮挡部件不自外部被控制,并且不会受到所述缸体内的两个室之间的差压而移动,所述遮挡部件由于流体力而移动,该流体力由于该工作流体的流动而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7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