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着色颗粒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3550.8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中浜数理;小池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B67/02 | 分类号: | C09B67/02;C09B67/46;C09B67/36;C09D11/00;C09D1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 颗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着色颗粒。
背景技术
在将含有着色颗粒例如颜料的墨施涂于记录介质的情形中,如果使用细着色颗粒,可抑制因着色颗粒导致的记录介质上的光散射。因此,随着墨溶液中着色颗粒含量的增加,可使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浓度增加。而且,可容易地将细着色颗粒致密地填入记录介质的支持体和墨接受层的孔内,以致在它们之间发生物理相互作用并且显示良好的耐划伤性。
相关技术中的制备细着色颗粒的方法的实例包括通过使用分散装置例如砂磨机、辊磨机和球磨机的机械方法(参考日本专利公开No.05-112732和日本专利公开No.08-30222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提供含有染料和分散剂的着色颗粒,其中该着色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nm~80nm,该染料相对于水的由下述式(1)表示的溶解性指数相对于pH为6.0~11.0的任何水为9.20以上,并且该着色颗粒的染料含量和分散剂含量满足由下述式(2)表示的关系:
式(1)
溶解性指数=log(1/(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mol/L))
式(2)
3/2≤(着色颗粒中的染料含量)/(着色颗粒中的分散剂含量)
其中,该着色颗粒中的染料含量和该着色颗粒中的分散剂含量以质量为基准。
由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本发明进一步的特点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方面的着色颗粒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方面的微乳液的粒径分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降低细颗粒尺寸的机械方法,如日本专利公开No.05-112732和08-302229中所述,发生由过度分散导致的着色颗粒的再凝集。因此,细颗粒尺寸的降低极限为将粒径降低到约90nm。此外,从生产成本的观点出发,通过这些方法试图进一步降低细颗粒尺寸可能并不现实,因为需要大量的处理时间或处理电能。此外,细颗粒尺寸的机械降低具有单分散性受损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能提供显示良好单分散性的细着色颗粒。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含有染料和分散剂的着色颗粒,其中该着色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nm~80nm,该染料的由下述式(1)表示的溶解性指数相对于pH为6.0~11.0的任何水为9.20以上,并且该着色颗粒中该染料含量和该分散剂含量满足由下述式(2)表示的关系:
式(1)
溶解性指数=log(1/(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mol/L))
式(2)
3/2≤(着色颗粒中的染料含量)/(着色颗粒中的分散剂含量)
其中,该着色颗粒中的染料含量和该着色颗粒中的分散剂含量以质量为基准。
根据本发明方面的着色颗粒在水中具有10nm~80nm的平均粒径。平均粒径可以为50nm以下。在使用该范围的情形中,可抑制因着色颗粒导致的光散射并且在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中可使图像浓度增加。此外,发生与存在于墨接受层和支持体中的细孔的物理相互作用,以致能提高耐划伤性。另一方面,如果平均粒径小于10nm,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中耐光性和耐气体性倾向于变差。如果超过80nm,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中,因为光散射,倾向于使图像浓度降低,并且倾向于使耐划伤性降低。根据本发明的方面,该水中的平均粒径为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的值。基于动态光散射法的粒径测定装置的实例包括DLS8000(由OTSUKA ELECTRONICS CO.,LTD.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着色颗粒的平均粒径的变动系数可以为60%以下。即,变动系数可以为50%以下,甚至为40%以下。在制备水基墨的情形中,如果该变动系数超过60%,则可能降低分散稳定性,并且可能使储存稳定性和喷射稳定性劣化。而且,在将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情形中,如果变动系数超过60%,则使向墨接受层和支持体的孔内的填充率降低,与它们的相互作用不容易发生,并且倾向于使耐划伤性劣化。
由着色颗粒的平均粒径及其标准偏差,基于下述式(3)计算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着色颗粒的平均粒径的变动系数。变动系数的计算可应用于干态和水中的平均粒径中的每一种。
式(3)
变动系数(%)=((着色颗粒的粒径的标准偏差)/(着色颗粒的平均粒径))×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液体喷射喷嘴的干衣机
- 下一篇:缩合交联硅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