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载波系统下控制终端载波通道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3092.8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8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齐亮;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熊须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波 系统 控制 终端 通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载波系统下控制终端载波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来确定工作载波所处的载波通道或者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网络侧发送的邻小区信息来确定工作载波所处的载波通道,以使所述终端利用所确定的载波通道来传输和接收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侧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并为所述终端配置邻小区列表;以及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测量控制消息和所述邻小区列表,按照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工作载波所处的载波通道,从而使其带宽能够覆盖最多的邻小区主载波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解析出所有网络通知的邻小区的主载波频率,并遍历所有可选的工作载波与载波通道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覆盖最多的邻小区主载波频率的一种方式为选定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侧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信令以通知工作载波与载波通道之间的关系;以及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信令将工作载波设置到对应的载波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通过配置所述终端的中心频率的方式直接指示所述终端的工作载波与载波通道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仅指示某一工作载波与终端载波通道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采用位图的方式表示工作载波与载波通道的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侧向所述终端发送信令之前,所述网络侧在确定工作载波所属的载波通道时保证上下行工作载波都位于所述终端的接收和发射载波通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扁平化网络拓扑结构中,所述网络侧还将所述信令通知给基站,以便所述基站的调度器得知所述终端的哪些频点无需跳频,进而在这些频点上不用考虑测量时机。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为RRC信令的测量控制消息、建立消息或重配置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具有关闭部分载波通道的功能时,在确定工作载波所处的载波通道之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网络侧配置的射频通道以及小区列表中邻区的所有频率而关闭没有被用于传输/接收数据且没有邻区主载波频率对应的载波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具有改变射频接收带宽功能时,在确定工作载波所处的载波通道之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网络侧配置的通道指示确定没有被用于数据传输/接收的通道以及没有邻区主载波频率对应的载波通道,从而改变所述终端的中心频率和带宽。
13.一种多载波系统下控制终端载波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确定工作载波所处的载波通道,以使终端利用所确定的载波通道来传输和接收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设置在终端中,用于根据由网络侧发送的测量控制消息和邻小区列表,按照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工作载波所处的载波通道,从而使其带宽能够覆盖最多的邻小区主载波频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解析出所有网络通知的邻小区的主载波频率,并遍历所有可选的工作载波与载波通道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覆盖最多的邻小区主载波频率的一种方式为选定方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网络侧中,用于根据终端所处的小区的周围的邻小区信息确定终端工作载波所处的载波通道,并向终端发送信令以通知工作载波与载波通道之间的关系,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信令获得工作载波所处的载波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通过配置所述终端的中心频率的方式直接指示所述终端的工作载波与载波通道的对应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仅指示某一工作载波与终端载波通道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0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 下一篇:IPTV系统及其收视信息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