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发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43072.0 | 申请日: | 201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平;陈小棉;李皓;杨灿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司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H01L33/6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孟秋;李慧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发热 模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电子发热模块,包括电子发热体(1)、基板(2)以及热沉(3),所述电子发热体(1)安置在所述基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中开设有唯一的通孔(4),其中在所述通孔(4)中安装有导热的嵌块(6),所述嵌块(6)在一侧与所述电子发热体(1)接触并且在另一侧与所述热沉(3)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发热体(1)包括与所述嵌块(6)接触的导热盘(5),所述嵌块(6)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热盘(5)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嵌块(6)和所述导热盘(5)之间设置有导热界面材料(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6)以压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通孔(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6)由Cu、Fe、Au、AlN、Al2O3或石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6)为导电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1)和所述热沉(3)之间设置有电绝缘层(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层(8)为厚度为0.1-0.15mm之间的导热合成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设计为FR4印刷电路板。
10.一种制造照明模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a)在基板(2)上开设唯一的通孔(4),
b)将导热的嵌块(6)安装到所述通孔(4)中,
c)将所述照明模块的LED组件和热沉(3)分别安装在所述基板(2)两侧,使所述嵌块(6)分别与所述LED组件和所述热沉(3)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6)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LED组件的导热盘(5)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嵌块(6)和所述导热盘(5)之间设置导热界面材料(7)。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2)和所述热沉(3)之间设置电绝缘层(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司朗有限公司,未经欧司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0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生活废水再利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