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阴极弧室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2909.X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2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梁立振;胡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H05H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阴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源弧室领域,具体为一种空心阴极弧室。
背景技术
随着核聚变研究、加速器技术等的发展,离子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要求离子源源等离子体密度越来越高。为了获得较高的源等离子体的密度,一方面提高约束磁场的强度,一方面增加源等离子体的约束空间。但是,这两种方法增加离子源的制造成本,使得源等离子体的均匀性变差,密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阴极弧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较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心阴极弧室,包括有空心柱状的放电阴极,所述放电阴极中心设置有与放电阴极中心轴线重合的杆形的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阴极外套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放电阴极之间空隙抽真空形成真空绝缘层。
本发明为由横向柱式空心放电阴极和外套的电磁线圈两大部分组成的。当放电阴极形成放电后,由于外加线圈纵向磁场的作用,离子会在放电空间做轨迹为螺旋线的运动,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离子在到达阳极前与中性粒子的碰撞效率,进而提高放电空间的离化率,使得引出离子束的数密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一种空心阴极弧室,包括有空心柱状的放电阴极1,放电阴极1中心设置有与放电阴极1中心轴线重合的杆形的阳极2,放电阴极1外套有电磁线圈3,电磁线圈3与放电阴极1之间空隙抽真空形成真空绝缘层4。
无外加的电磁线圈3时离子运动轨迹5为直线的,有外接电磁线圈3时离子的运动轨迹6为回旋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2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支架钻孔加工夹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车桥壳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