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智能控制的电源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2781.7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制 电源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源线,尤其是指能够检测电源状态进行无线信息传输,并由此提供控制、管理、纪录及监测等功能的一种可智能控制的电源线。
背景技术
为了进行电源的监控与管理,现有的电气设备便需要在电源在线增设额外的电表或检测设备,来进行用电状态的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作后端的处理控制。然而,现有的电表或检测设备成本较高,且需要操作空间,例如:电源线常收藏在LCD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电气设备的背面与墙壁之间,可操作的空间狭窄,不易架设额外的电表或检测设备。即使可以在电气设备的背面增设额外的电表或检测设备,也会造成线路杂乱且不易收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申请人利用电气设备不可或缺的电源线,将其改良成可被远程控制与管理,而提供一种可智能控制的电源线,不仅可适用于操作空间狭窄的场合,且易于收纳及理线,成本较低于外挂式电表或检测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提供一种具智能控制的电源线,包括一电源连接单元、一电力传输单元、一装置连接单元以及一智能控制单元。其中,电源连接单元是用来连接一电源,例如交流市电,而电力传输单元可以是一电线,电性连接于该电源连接单元,用来传输从该电源所得到的电力。
装置连接单元电性连接于电力传输单元,用来与一用电装置连接,并将电力传输单元所传送而来的电力供应给该用电装置。而智能控制单元电性则是连接于电力传输单元,并设置于该电源连接单元或是该装置连接单元中,用来检测流经电力传输单元的电力的一电源数据,并将电源数据以无线的方式进行传送。其中,电源数据可以包括有电流、电压、瓦特数、视在功率、虚功率、供电频率、功率因子及供电时间瓦时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单元可以包括有一检测模块、一处理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检测模块电性连接于该电力传输单元,用来检测该电力传输单元所传送的电力,并将检测结果传送到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于该检测模块,用来接收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进行处理,以得到电源数据,例如电流、电压、瓦特数、视在功率、虚功率、供电频率、功率因子及供电时间瓦时其中之一或其组合。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红外线或射频通信模块等,电性连接于该处理模块,用来将电源数据进行无线传送。
另外,智能控制单元可以还包含有一交流转直流转换模块、一开关模块、一储存模块以及一状态指示模块。该交流转直流转换模块电性连接于电力传输单元以及处理模块,用来提供直流电力给处理模块。开关模块电性连接于处理模块并串联于电力传输模块,是通过接受处理模块导通或截止的控制,来控制电力传输单元是否传输电力至所连接的用电装置。储存模块电性连接于处理模块,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以储存数据及信号。而该状态指示模块则是电性连接于处理模块,可以包括有一指示灯,用以提示该智能控制单元是否正常运作,也还可包含有一指示按钮,以供使用者按压选择是否致动该智能控制单元。
本发明通过简化的设计,在电源线中添加电源状态的检测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来检测电源数据,并传送至外部装置,以在不增加用电装置的额外线路及监控装置的情况下,达到进一步的电源管理和控制的功效。
以上的概述与接下来的对实施例的说明,皆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与达成功效,然所叙述的实施例与附图仅提供参考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智能控制的电源线的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智能控制的电源线的一种实施例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智能控制的电源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智能控制的电源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可智能控制的电源线的又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0’智能控制单元
11a、11b电源连接单元
12电力传输单元
13a、13b、13c装置连接单元
101处理模块
103检测模块
105无线通信模块
107交流转直流转换模块
109开关模块
111储存模块
113状态指示模块
1131指示灯
1132指示按钮
21因特网
22外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27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