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固体激光放大器发生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2630.1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何兴道;刘娟;刘大禾;史久林;李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30 | 分类号: | H01S3/30;H01S3/094;H01S3/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固体 激光 放大器 发生 布里渊散射 方法 | ||
1.一种受激布里渊散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脉冲种子激光源(1),50/50分束镜(2),可调节激光延迟线元件(3),第一固体激光放大器(4),反射镜(5),第二固体激光放大器(6),可旋转反射镜,受激布里渊散射介质(8)。
脉冲种子激光源(1)产生脉冲种子激光,脉冲种子激光经50/50分束镜(2)之后,分成两路脉冲种子激光,第一路脉冲种子激光经过可调节激光延迟线元件(3)之后注入第一脉冲固体激光放大器(4),从而产生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9),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射入受激布里渊散射介质(8),第二路脉冲种子激光经过反射镜(5)反射注入第二固体激光放大器(6),产生第二脉冲出射激光束(10),该第二脉冲出射激光束(10)经过可旋转反射镜反射偏转之后以与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9)在受激布里渊介质中相交的方式射入受激布里渊介质(8),通过调节可调节激光延迟线(3)使得第二脉冲出射激光束(10)到达相交点的时间不早于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9)到达相交点的时间,其中第二出射激光束(10)与第一出射激光束(9)到达相交点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受激布里渊散射介质(8)的声子寿命。其中,所述的两个固体激光器是相同的固体激光放大器,并且所述的两路脉冲种子激光均是单次通过各自对应的固体激光放大器,通过调节可旋转反射镜的角度可实现不同位置处介质的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发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旋转反射镜只有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旋转反射镜有两个,包括第一可旋转反射镜(7)和第二可旋转反射镜(11),通过调节第二反射镜(11)的位置改变所述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9)与第二脉冲出射激光束(10)在第二可旋转反射镜(11)位置处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调节上述两脉冲出射激光束之间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两脉冲出射激光束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两脉冲出射激光束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5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可旋转反射镜(11)安装在导轨上,通过该导轨调节所述第二可旋转反射镜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轨是安装有步进电机的导轨。
8.一种受激布里渊散射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脉冲种子激光源(1)产生脉冲种子激光,脉冲种子激光经50/50分束镜(2)之后,分成两路脉冲种子激光,第一路种子激光经过可调节激光延迟线元件(3)之后注入第一固体激光放大器(4),从而产生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9),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射入受激布里渊散射介质(8),第二路脉冲种子激光经过反射镜(5)反射注入第二固体激光放大器(6),产生第二脉冲出射激光束(10),该第二脉冲出射激光束(10)经过可旋转反射镜反射偏转之后以与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9)在受激布里渊介质中相交的方式射入受激布里渊介质(8),通过调节可调节激光延迟线元件(3)使得第二脉冲出射激光束(10)到达相交点的时间不早于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9)到达相交点的时间,其中第二脉冲出射激光束(10)与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9)到达相交点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受激布里渊散射介质(8)的声子寿命。其中,所述的两个固体激光器是相同的固体激光放大器,并且所述的两路脉冲种子激光均是单次通过各自对应的固体激光放大器,通过调节可旋转反射镜(7)的角度可以实现不同位置处介质的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发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旋转反射镜包括第一可旋转反射镜(7)和第二可旋转反射镜(11),其中所述的第二可旋转反射镜(11)安装在导轨上,通过该导轨调节第二可旋转反射镜的位置,通过调节第二反射镜(11)的位置改变所述第一脉冲出射激光束(9)与第二脉冲出射激光束(10)在第二可旋转反射镜(11)位置处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调节上述两脉冲出射激光束之间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26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板刷
- 下一篇:多层共挤机头调模方法及所用的调模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