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2531.3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贤坤;何向明;姜长印;王丹;高剑;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钴酸锂 复合材料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其包括正极活性物质颗粒,该正极活性物质颗粒为钴酸锂或掺杂钴酸锂颗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包覆于该正极活性物质颗粒表面的磷酸铝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其特征在于,该磷酸铝层在该正极复合材料颗粒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至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其特征在于,该磷酸铝层在该正极复合材料颗粒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至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其特征在于,该磷酸铝层的厚度为5纳米至20纳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其特征在于,该磷酸铝层为原位生成在该正极活性物质颗粒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其特征在于,该磷酸铝层厚度均匀且连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的材料由化学式LixCo1-yMyO2表示,其中0.1≤x≤1.1,0≤y≤0.9,M为Mn、Cr、V、Ti、Al、Ga及Mg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提供硝酸铝溶液;
将待包覆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加入该硝酸铝溶液中,形成混合物,该正极活性物质颗粒为钴酸锂或掺杂钴酸锂颗粒;
将磷酸盐溶液加入该混合物进行反应,在该正极活性物质颗粒表面形成磷酸铝层;以及
热处理该表面具有磷酸铝层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待包覆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加入该硝酸铝溶液的步骤中,进一步控制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加入量,使混合物呈泥浆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硝酸铝溶液包括溶剂及溶解于该溶剂的硝酸铝。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溶剂为乙醇。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磷酸盐溶液包括水及溶解于水的磷酸氨盐,该磷酸氨盐包括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及磷酸三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处理温度为400℃至800℃。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硝酸铝溶液的体积与该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的体积比为1∶10至1∶40。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硝酸铝溶液的体积为30毫升,该钴酸锂颗粒的加入量为100g。
16.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该正极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酸锂复合材料颗粒。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充电截止电压为4.5V,放电截止电压为2.7V的范围进行恒流充放电循环50次后具有90%以上的容量保持率。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充电截止电压为4.5V,放电截止电压为2.7V的范围进行恒流充放电循环50次后比容量为160mAh/g至175mAh/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25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图像采集的信息安全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货柜数据中心及其散热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