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干燥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42153.9 | 申请日: | 201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5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景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6B5/16 | 分类号: | F26B5/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临界 二氧化碳 乳液 干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干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有表面活性剂的储液罐(1)和提供高纯二氧化碳的储气罐(2),二者分别通过第二增压泵(3)和第一增压泵(4)连接于电磁阀(5),电磁阀(5)的另一端连接于反应腔室(6)的入口;
反应腔室(6)的一个出口管路上通过第一手动阀(9)连接于观察视窗(10),另一个出口管路上通过第一膨胀阀(19)连接于第二热交换器(18);
观察视窗(10)的出口连接于第一分离器(13),在观察视窗(10)与第一分离器(13)的连接管路上接有一个第二膨胀阀(11)和第一热交换器(12);第一分离器(13)的出口连接于第一过滤纯化装置(15),第一过滤纯化装置(15)通过第三增压泵(23)和第四热交换器(24)连接于反应腔室(6);
第二热交换器(18)的出口连接于第三分离器(17),第三分离器(17)依次通过第三热交换器(21)、第二分离器(20)、冷却装置(22)、第三增压泵(23)和第四热交换器(24)连接于反应腔室(6);
第二分离器(20)的一个出口通过第四手动阀(25)和第二过滤纯化装置(26)连接于表面活性剂储罐(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干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室(6)内部固定有可翻转和旋转托盘(8),其外部安装有冷循环(29)系统、加热系统(30)、温度测量装置(27)和压力测量装置(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干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离器(17),其第一端与第二热交换器(18)的出口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三热交换器(21)与第二分离器(20)连接,第三端接有第三手动阀(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干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一个二氧化碳循环使用系统,包括:
连接到反应腔室(6)底部的第一手动阀(9),其另一端连接于观察视窗(10),观察视窗(10)的出口连接有第二膨胀阀(11)和第一热交换器(12),从第一热交换器(12)中出来的二氧化碳流入第一分离器(13)中,再经过第一过滤纯化装置(15)通过第三增压泵(23)和第四热交换器(24)流入反应腔室(6)中;
连接到反应腔室(6)底部的第一膨胀阀(19),其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热交换器(18),从第二热交换器(18)中出来的二氧化碳流入第三分离器(17)中,从第三分离器(17)中出来的二氧化碳再经第三热交换器(21)流入第二分离器(20)中,第二分离器(20)的另一端连接于冷却装置(22),从冷却装置(22)中出来的二氧化碳通过第三增压泵(23)和第四热交换器(24)流入反应腔室(6)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干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一个表面活性剂循环使用系统,包括:
连接到反应腔室(6)底部的第一膨胀阀(19),其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热交换器(18),第二热交换器(18)与第三分离器(17)连接,第三分离器(17)的顶部出口经第三热交换器(21)与第二分离器(20)的入口接通,表面活性剂从第二分离器(20)的出口再经过第四手动阀(25)和第二过滤纯化装置(26)流回表面活性剂储罐(1)中。
6.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干燥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置换去离子水,接着利用基于SCCO2的微乳液对结构图形进行干燥,然后通入纯二氧化碳吹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去离子水,且使用二氧化碳源纯度达5N以上,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不会对结构图形造成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21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黑板
- 下一篇:一种双喷头墨车以及清洗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