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1954.3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4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国;殷雅侠;万立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制备硅碳复合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硅源、碳源的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颗粒;其中,所述碳源为含碳的高分子聚合物;
2)将所述颗粒在非氧化性气氛下进行烧结,得到所述硅碳复合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硅源选自下述至少一种:硅量子点、硅粉和一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碳源为含碳的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和/或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所述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优选为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酚醛树脂、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腈;所述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优选为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葡聚糖、淀粉、明胶、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硅源与碳源的质量比为(0.1~20)∶(1~50);所述溶液中硅源与碳源的质量浓度之和为1~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口温度为120~200℃,优选150~180℃;出口温度为105~150℃,优选105~12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非氧化性气氛由下述至少一种气体提供:氮气、氩气、氢气、氦气和二氧化碳;
步骤2)中所述烧结的条件为:由室温升至烧结温度300~1000℃,保持所述烧结温度1~30h,冷却至室温;升温速率为1~20℃/min。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微球。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碳复合微球作为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特别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9.一种能量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碳复合微球。
10.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量存储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9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挂件
- 下一篇:日历事件提醒系统及日历事件通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