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黑火药的热熔焊剂点火方式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1772.6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杰;陈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兴杰;陈志鹏 |
主分类号: | B23K23/00 | 分类号: | B23K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药 熔焊 点火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熔焊剂的点火方式,特别指的是一种具有引燃系统的热熔焊剂的点火方式。
背景技术
热熔焊接又称铝热焊接或火泥焊接,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焊接方式,在传统的热熔焊接中,先将黑火药置于热熔焊剂上方,进行点燃,在黑火药剧烈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被其下面的热熔焊剂吸收,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热熔焊熔剂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出高温的熔融状态金属液体,此时所要焊接的两个金属件的焊接处被该金属液体所包围,在这种金属液体的状态下,将需要焊接的两个金属焊件熔接在一起。这种焊接方法,虽然被人们长期采用,但其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火药的剧烈燃烧,在点火时有被烧伤的可能。
2、由于火药本身的易燃易爆特点,产品在保存、运输中存在比较大的隐患。
3、由于火药的主要成分为硫、硝等具有腐蚀性质的物质组成,因此完成焊接后,对焊接金属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焊接技术点火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作出了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由模具熔膛1、导流孔2、焊接件3和4、防漏纸5、隔离片6、黑料7、白料8、热熔焊剂9、催化剂10、模具盖11和焊接成品12组成。如图(1),在模具的上方开有模具熔膛,用来盛放热熔焊剂和点火系统;在模具熔膛的底部有导液孔,当模具熔膛里的热熔焊剂升温液化后,从导液孔流入模腔内进行冷却凝固;焊接件被装入模腔内进行固定,将两个要焊接的点对准在模腔中心位置;在模具熔膛的内壁上,贴有防漏纸,用来防止熔解的金属液体渗漏在外面;隔离片是用来封住部分熔解液,以便等到热熔焊剂全部溶解后一次性导入到模腔内;在热熔焊剂的上面有白料,在白料上面有黑料,黑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被白料吸收,从而产生高温环境,白料在高温环境下能进行剧烈的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量提供给热熔焊剂。从而引燃热熔焊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高温的金属液,再配以上述所说的模具等配件,完成金属焊接件之间的焊接。
本发明提及的催化剂,为一种日常用作美容的溶液,也是一种常用的食物添加剂,环保安全。
本发明提及的黑料,为一种强氧化剂,也是日常使用很多的消毒物品之一,同样环保安全。
本发明提及的白料,为一种活泼的金属粉末。
本发明提及的热熔焊剂以及模具,为市场上通用的产品。
本发明实现的顺序如下:
1、催化剂与黑料产生反应,放出热量。
2、上一步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引燃白料。
3、白料在空气中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放出更大的热量。
4、上一步中的热量,引发热熔焊剂进一步反应,产生高温金属液体,再配以热熔模具以及相关配件,实现焊接。
本发明避免了传统的热熔焊剂采用黑火药引燃所带来的种种隐患,点火前化学反应不剧烈,不会烧伤操作人员,反应后不会残留黑火药里的硫、硝等物质,不会使焊件成品受到化学腐蚀。同时,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均为日常容易采购,无毒环保的特点。本发明产品所提及的材料,均可以常温下保存,采购以及使用方便,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大降低了操作的安全隐患,使所焊接的金属物件阻抗小,耐腐蚀性高,强度大,焊接面光亮平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两个金属件的焊接点对准,装入模腔内进行固定,在模具熔膛的底部,导液孔的上端放一个隔离片,在隔离片的上面紧贴模具熔膛的内壁贴有一层防漏纸,然后将热熔焊剂放入模具熔膛内,在热熔焊剂上放一定量的白料,在白料上放等量的黑料,需要焊接时,将催化剂向黑料上滴10滴,慢慢将模具盖盖好后,离开约三米催化剂与黑料发生化学反应,不断放出热量,热量源源不断地被其下面的白料所吸收,白料吸收热量后,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放出更多的热量,该热量被其下面的热熔焊剂所吸收,热熔焊剂的温度不断上升,当温度达热熔焊剂的反应温度时,热熔焊剂产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温金属液体,将导流孔上的隔离片熔穿,液态热熔焊剂通过导流孔注入了模腔内,均匀分布在所要焊接的金属件焊点周围,并在高温状态下,将两个金属焊接件熔接在一起。冷却后取下模具则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兴杰;陈志鹏,未经吴兴杰;陈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保健自行车
- 下一篇:消失模铸造发动机缸体时的水道预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