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国际直拨号码转换方法及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41092.4 | 申请日: | 201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8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邓君;刘兆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2745 | 分类号: | H04M1/2745;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国际 直拨 号码 转换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CDMA终端中对国际直拨号码进行智能转换的方法及该终端。
背景技术
国际直拨前缀(International Direct Dialing prefix,简称IDD)是指标识国际长途号码的前缀(号码),其通常由2~3位十进制数字组成。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不同国家(地区)的国际直拨前缀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常见的三种IDD形式如下表所示:
表中ITU是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的英文缩写。
由于在中国采用的是ITU方案,因此当在中国需要呼叫美国用户号码8585871121时,需要拨打的实际号码是0018585871121(即为当地国际直拨前缀+国家码+用户号码形式);而如果在美国需要呼叫中国用户号码18912345678,则需要拨打的实际号码是0118618912345678(即为当地国际直拨前缀+国家码+用户号码形式)。
以上拨号方式在固定电话时代得到了普遍应用,而移动电话出现之后,在非漫游场景下,用户也只需记住归属区IDD号码即可主叫成功。但随着移动电话漫游场景日益增多,用户可能很难记住当前区域的IDD号码,导致使用十分不便。
因此,GSM等制式移动电话中普遍引入了+号前缀的概念,用户通过输入+号代替IDD,即可完成主叫号码的呼叫,另一方面通过显示+号来代替IDD也增强了来电号码的可读性和可用性(比如,到另一地区的回拨),这种拨号和显示方式已得到用户的普遍熟悉和接受。
GSM制式的+号与IDD号码之间的转换方案是:终端通过信令字段标识(International Number)和+号直接混合编码的方式(用ASCII码标识+号)上报至交换机,由交换机识别此号码为国际长途直拨号码,在后续信令中用标识位标识此号码,并把此呼叫路由至相应的国际关口局。
由于技术差异,CDMA虽然定义了对+号前缀国际直拨号码的支持,但各国网络并未及时升级,运营商一般没有动力仅为了支持来访漫游用户而升级自身网络。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若CDMA终端采用与GSM相似的信令字段标识(International Number)和+号直接混合编码上报(用ASCII码标识+号)方式,在绝大多数的漫游地区网络都不能主叫拨号正确(据查仅有新西兰网络例外);同时被叫方面,来电号码的显示也存在严重不足(例如在漫游回拨时可能错误,其可读性和可用性较差)。
目前CDMA终端对于+号这一问题的处理现状是杂乱的,例如有的CDMA终端强行使用网络识别方案,有的则只适应归属运营商网络,有的需要用户手工设置,有的干脆忽略+号的输入等,目前尚没有CDMA终端能在全球范围内完整地、高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国际直拨号码转换方法及终端,能够在众多的CDMA网络漫游时方便的使用主被叫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国际直拨号码转换方法,包括:
终端在接入服务网络后,对所述终端当前所在服务区和归属地的位置进行判定;
所述终端根据判定得出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服务区和归属地分别对应的国际直拨号码前缀;
在判别需要国际直拨号码转换的场景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服务区对应的国际直拨号码前缀或归属地的国际直拨号码前缀进行+号与国际直拨号码前缀之间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行信令的传输方法和上行资源的分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密封球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