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剖面标准瞬时CO2通量的获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40657.7 | 申请日: | 201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6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咏莉;吴沿友;李萍萍;鲁珊;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剖面 标准 瞬时 co sub 通量 获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农业环境信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土壤剖面标准瞬时CO2通量的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剖面CO2通量的准确监测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获取土壤剖面一定土层瞬时CO2通量的常用方法一般是通过连续测定相应土层中CO2浓度在测定时间的变化,然后根据测定时间前、后CO2浓度的差值,或通过采用线性拟合,计算出单位测定时间内CO2浓度的平均变化速率,进而得到相应土层的CO2通量值。可见,由此计算得到的只是测定时间内的通量平均值,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瞬时通量,若将此平均值代替瞬时通量,必然会导致瞬时CO2通量值的低估。土壤通量主要受环境因素(土壤温度、含水量等)和生物因素(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活性等)等的影响,反映的是研究者测定时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由于不同研究者测定时环境条件(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等的差异,反映的只是不同“条件下”的非标准态测定结果,由此导致难以将不同研究者的结果进行合理比较,限制了该领域的发展。而若有可供不同研究者参考的一个标准通量,则可解决这一问题。
鉴于以上目前土壤CO2通量测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标准瞬时通量的概念及其相应的获取方法,以期使得通量值既可反映测定时测定对象的瞬时状态,又为不同研究者间结果进行对比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通用标准。采用这种方法,还可针对不同土层深度获取其相应的标准瞬时CO2通量值。目前有关标准CO2通量方面的内容还鲜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准确获取土壤剖面不同土层标准瞬时CO2通量的方法。
一种土壤剖面标准瞬时CO2通量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一、首先采用红外CO2分析仪对一定土层深度处的CO2浓度进行测定,测定时间为5min,数据采集频率为10s;其中所述土层深度根据研究者需要的取用任意土层深度均可;
二、用软件对CO2浓度随测定时间的变化进行双曲线方程拟合,获得参数a、b;其中所述的双曲线方程表达式为:
其中,Ct为即时CO2浓度(μL·L-1),t为测定时间(s),C0为t=0时的CO2浓度(μL·L-1);a、b均为拟合参数。
三、以公认的大气CO2浓度为360(μL·L-1)为参照标准,将Ct为360(μL·L-1)带入双曲线方程,计算出对应的时间ts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0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儿童的安全打火机
- 下一篇:高效节能桌面型学习用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