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冷凝传热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0643.5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4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徐宏;阮艺平;廖礼宝;齐宝金;徐鹏;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钟华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冷凝 传热 金属表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用轧辊重复轧制金属的表面,使所述金属的表面形成纳米孪晶;其中,所述纳米孪晶的片层厚度小于200nm;在进行所述轧制时,所述轧辊在绕一公转轴公转的同时与所述金属之间进行速度为0.1~50mm/分钟的水平相对运动,所述轧辊的公转速度为100~300rpm,所述公转轴为一水平方向上的公转轴,所述水平相对运动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轧辊的公转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轧制过程中,保持所述金属的温度为50K~80K。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冷却介质保持所述金属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为液氮或液氦。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的重复次数为30~300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复次数为100~150次。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铜或碳钢。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相对运动采用下述方式中的任一种进行:
方式一、所述轧辊仅在公转平面内转动,所述金属在垂直于公转平面的水平方向上移动;
方式二、固定所述金属,所述轧辊在公转的同时沿公转轴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金属为铜时,所述轧制的重复次数为100~120次,得到的纳米孪晶的片层厚度为50~100nm,保持所述金属的温度为75~80K,所述轧辊的公转速度为180rpm,所述水平相对运动的速度为10~15mm/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06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光变防伪元件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减震复合板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