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气压冲孔方法及相应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40077.8 | 申请日: | 201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袁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昌宇达光电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26 | 分类号: | B26F1/26 |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刘颖 |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气压 冲孔 方法 相应 设备 | ||
1.一种薄膜气压冲孔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用上模将薄膜紧压在开有多个气腔孔的下模上,上模下表面上开有位置与气腔孔相对、大小、数目与气腔孔相同的通孔,上述通孔均与一个进气腔相通,该进气腔通过一个气阀与高压气源相通,上模、下模与薄膜之间均气密封;将气腔孔下端用活动密封件封堵;
②、然后再向上模的进气腔内通入高压气,高压气将各个气腔孔处的薄膜冲破,进入气腔孔,实现冲孔;
③、切断高压气源;
④、最后,移开活动密封件,将高压气、冲屑排出。
2.一种薄膜气压冲孔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用上模将薄膜紧压在开有多个气腔孔的下模上,上模设有与气腔孔所在区域相对的进气腔,该进气腔通过一个气阀与高压气源相通,上模、下模与薄膜之间均气密封;将气腔孔下端用活动密封件封堵;
②、然后再向上模的进气腔内通入高压气,高压气将各个气腔孔处的薄膜冲破,进入气腔孔,实现冲孔;
③、切断高压气源;
④、最后,移开活动密封件,将高压气、冲屑排出。
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气压冲孔方法的薄膜气压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机、下模、上模和活动密封件,其中下模、上模分别设置在薄膜上下两侧,下模上开有多个气腔孔,所述上模设置在一个升降台上,且其下表面上开有位置与气腔孔相对,大小、数目与气腔孔相同的通孔,上述通孔均与一个进气腔相通,该进气腔通过一个气阀与所述空压机的高压气出口相通,所述活动密封件设置在下模下方,并配有驱动缸,可封堵气腔孔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气压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上配有导轨,所述下模、上模分别设有导向孔和导向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气压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卷筒拖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气压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由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活动密封件由驱动油缸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气压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下方设有封闭的壳体,所述活动密封件就设置在该壳体内,其驱动油缸的伸缩杆与壳体之间气密封,该壳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开口,该开口上设有冲屑回收网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气压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及前侧分别设有一个开口,每个开口上设有冲屑回收网罩,前侧的冲屑回收网罩与薄膜之间设有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气压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PLC程序控制器,所述驱动油缸伸缩杆旁设有一个红外线位置传感器;所述升降台一侧设有两个上下错开的红外线位置传感器,所述气阀为电磁阀,前述红外线位置传感器均与PLC程序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前述步进电机、电磁阀、驱动气缸、驱动油缸均由PLC程序控制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昌宇达光电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昌宇达光电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00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皮筋分料装置
- 下一篇:链环嵌入齿面式链轮输送机专用链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