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39883.3 | 申请日: | 2010-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记函;何昭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蔡胜利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动力 切换 装置 | ||
1.一种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该车辆具有引擎及动力切换装置,该动力切换装置包含一动力传递单元,及一驱动单元,该动力传递单元包括一受该引擎动力所带动而旋转的输入轴、一与该输入轴相间隔的输出轴、一可于该输入轴与输出轴上移动的第一滑块、一受该输出轴连动的差速器、一连接在该差速器上的轮轴,及一可于该轮轴与该差速器的轴筒上移动的第二滑块,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单元包括一可令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移动的控制盒,该第一滑块位于输入轴上而形成一个二轮驱动位置,藉由该控制盒可控制该第一滑块移动而连结于该输入轴与输出轴的一个四轮驱动位置,并且可控制该第一滑块连结该输入轴与输出轴而令第一滑块较二轮驱动位置更靠近差速器,且同时该第二滑块连结于该差速器的轴筒与该轮轴的一个锁住位置,以令该轮轴不产生差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其中,该驱动单元还包括一受该控制盒带动的移动杆、一供该移动杆插设的主动杆、一与该主动杆相间隔的推动杆、一供该推动杆穿设的套筒、一设置在该主动杆上且套设于该套筒上的拨移件、一套设在该套筒上且连动该第一滑块的第一拨叉,及一受该推动杆推移连动的连动器,该拨移件推动该套筒移动,以令该第一拨叉带动该第一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其中,该驱动单元还包括一套设在该套筒上且可推抵该第一拨叉的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其中,该连动器具有一供该推动杆推抵移动的锁住轴,及一套设在该锁住轴上且连动该第二滑块的第二拨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其中,该连动器还具有一套设在该锁住轴上且能够推抵该第二拨叉的第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其中,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供该推动杆穿设的挡壁、一套设在该推动杆末端且靠抵在该挡壁与推动杆之间的第二弹簧,及一盖设在该挡壁上的封盖,该连动器还具有一套设在该锁住轴上且能够推抵该锁住轴的第四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其中,该第一滑块具有第一内齿部,该第二滑块具有一第二内齿部,该输入轴具有一第一外齿部,该差速器的轴筒具有一第三外齿部,其中,该第一滑块的第一内齿部可与该第一外齿部相结合,该第二滑块的第二内齿部可与该第三外齿部相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其中,该输出轴具有一第二外齿部,该第一滑块的第一内齿部可结合于该第一、二外齿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其中,该轮轴具有一第四外齿部,该第二滑块的第二内齿部可结合于该第三、四外齿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其中,该轮轴为前轮轴,且该车辆还具有一连接该引擎且可将该引擎的动力传动至该输入轴的传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98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盘式制动转向桥
- 下一篇:硅片边缘倒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