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槐米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9722.4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4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靳维荣;张凤娥;李健;王金辉;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维荣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槐米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预防痔疮、辅助治疗痔疮、清肠、泻火的槐米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痔疮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摄入粗纤维食物减少,体力劳动和运动量减少,长期久坐不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痔疮发病率增高。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与其他人群相比,白领或办公人员患痔疮的比例更为高。据统计,我国痔疮发病率占肛肠疾病总数的87.3%
痔疮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影响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疮坏死、感染严重时,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后果严重。因此,患了痔疮,要积极应对。目前治疗痔疮的药物较多,价格较高,需要长期服用,服用期间还要忌吃较多的酒、辣等。手术疗法是一种快速治疗痔疮的方法,但其后遗症较多。截至目前,以槐米、槐花或带少量槐叶的槐花为原料制作的槐米茶尚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产品效果好,方便运输和储存的仅以槐米或槐花或带少量槐叶的槐花为原料制作预防痔疮、清肠排毒功能的槐米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净选:取槐米、槐花或带少量槐叶的槐花为原料,除去杂质及枝梗;
b.清炒:将经净选后的原料置于清炒容器中,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取出、摊晾;
c.干燥:将经清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的槐米、槐花或带少量槐叶的槐花烘干,包装,得产品。
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所述的清炒温度为50~100℃;所述的烘干是在温度为30~100℃的瓶式烘干机、滚筒杀青机中烘或滚烘0.1~5小时,或温度为115-120℃的自动烘干机热风烘5-10分钟。
本发明所述的槐米或槐花是指来源于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新采摘的槐米、槐花或带少量槐叶的槐花及干燥的花或带少量槐叶干燥的槐花及其花蕾。所述的槐叶原料是指槐叶的叶片及带有叶片的嫩茎,所生产的产品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有香气,味微苦。
本发明仅以槐米、槐花或带少量槐叶的槐花为原料,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浓度大,方便运输和储存,为槐米、槐花或带少量槐叶的槐花的有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本发明制作的产品具有很好的预防痔疮、辅助治疗痔疮、清肠、泻火的作用,在工作或旅行时可以当茶冲饮,可以预防痔疮、辅助治疗痔疮,同时又可以清除肠宿便,达到清肠排毒的积极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净选:取槐米为原料,除去杂质及枝梗;
b.清炒:将经净选后的原料置于清炒容器中,用文火于100℃炒至表面呈黄色,闻到有香气时取出、摊晾。
c.干燥:将经清炒至表面呈黄色的槐米在温度为30℃的瓶式烘干机烘5小时,包装,得产品。
实施例2:
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净选:取槐米为原料,除去杂质及枝梗;
b.清炒:将经净选后的原料置于清炒容器中,用文火于50℃炒至表面呈黄色,闻到有香气时取出、摊晾。
c.干燥:将经清炒至表面呈黄色的槐米在温度为100℃的瓶式烘干机烘0.1小时,包装,得产品。
实施例3:
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净选:取槐米为原料,除去杂质及枝梗;
b.清炒:将经净选后的原料置于清炒容器中,用文火于70℃炒至表面呈黄色,闻到有香气时取出、摊晾。
c.干燥:将经清炒至表面呈黄色的槐米在温度为70℃的瓶式烘干机烘2小时,包装,得产品。
实施例4:
不同的是a、c步骤中用槐花代替槐米,其它分别同实施例1-3。
实施例5:
不同的是a、c步骤中用带少量槐叶的槐花代替槐米,其它分别同实施例1-3。
实施例6:
不同的是b、c步骤中用深黄色代替黄色,其它分别同实施例1-5。
实施例7:
不同的是c步骤中用“滚烘”代替“烘”,其它分别同实施例1-6。
实施例8:
不同的是c步骤中用“滚筒杀青机”代替“瓶式烘干机”,其它分别同实施例1-7。
实施例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维荣,未经靳维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9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