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戳的时钟恢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9628.9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曾名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时钟 恢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中的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业务数据的电路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戳的时钟恢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TDM业务是通讯领域中的一种常见业务,比如语音通话。租用TDM专线进行TDM业务传输,通常需要昂贵的费用,且资源利用率不高。随着电路仿真技术和分组传输技术的发展,为节省费用并提高资源利用率,现在通常都将TDM业务进行分组,通过电路仿真技术封装成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WE3,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报文,在分组传送网(PTN,Package Transport Network)上进行传送。
TDM业务在分组传送网中传输时,必须保持在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时钟频率同步,否则,由于入口处与出口处的频率长期失调,导致出口处数据缓存出现溢出或者读空现象,进而导致数据丢失和服务降低。由于现今分组传输技术不支持在包中传输TDM业务发送端的时钟频率信息,因此,需要在接收端进行业务时钟频率恢复。
目前,电路仿真技术中,时钟恢复技术有三种:网络时钟法、差分时钟法,自适应时钟恢复方法。前两种需要在TDM发送端和接收端都具备高精度的公共参考时钟,这在目前普遍应用的分组传送网中无法满足。自适应时钟恢复方法,则根据接收端接收到的TDM业务数据,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反馈调节来恢复业务时钟,较适于现在的分组传送网。
自适应时钟恢复方法,根据使用信息不同,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缓存填充水平的自适应时钟恢复方法,另一种基于时戳的自适应时钟恢复方法。
其中,基于缓存填充水平的自适应时钟恢复方法,根据接收端的缓存填充水平来衡量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频率之差,并以此来调节接收端频率,以使其与发送端业务时钟同步。
其中,基于时戳的自适应时钟恢复方法则为:在发送端,发送包含TDM业务的报文,并获取该包的发送时戳,将其封在包中,通过分组传送网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提取发送端的发送时戳信息,并与本地的接收时戳相比较,根据发送时戳和接收时戳差异来调节接收端时钟频率,以与发送端业务时钟同步。
由于器件老化或业务频率改变等原因,发送端的业务频率可能会发生一定幅度的突变。发明人对现有的自适应时钟恢复技术进行研究后发现,现有技术在实施自适应时钟恢复时,大多未考虑发送端频率发生突然改变对自适应时钟恢复的影响,因此不能对发送端的频率突然改变做出快速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时戳的时钟恢复方法及装置,在时钟恢复过程中,能够对发送端频率突然改变进行跟踪,并快速锁定发送端的发送频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时戳的时钟恢复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来自分组传送网的封装有时分复用TDM业务数据的分组报文,并记录所述分组报文的接收时戳;
接收端根据相邻两个分组报文之间的发送时间差和分组报文在分组传送网中传输的分组时延偏差,计算并更新接收端的时钟频率。
优选地,上述时钟恢复方法中,还包括:
接收端从接收到的分组报文中提取TDM业务数据并缓存,以及提取各个分组报文的报头中携带的发送时戳;
所述计算并更新接收端的时钟频率包括:
接收端根据相邻两个分组报文之间的发送时戳的第一差值、用于读取缓存中的所述相邻两个分组报文中的前一个报文的第一TDM业务数据的第一时钟频率、和分组报文在分组传送网中传输的分组时延偏差,计算用于读取缓存中的所述相邻两个分组报文中的后一个报文的第二TDM业务数据的第二时钟频率,其中,所述第二时钟频率使得所述第二TDM业务数据实际读出时刻与所述第一TDM业务数据实际读出时刻之间的第二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分组时延偏差之和。
优选地,上述时钟恢复方法中,
接收端以所述第二时钟频率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二TDM业务数据并发送给TDM电路。
优选地,上述时钟恢复方法中,
在所述相邻两个分组报文为第n、n+1个分组报文时,进一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用于读取第n+1个分组报文的TDM业务数据的读取时钟频率f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9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膜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杨梅核保健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