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酮气相加氢制异丙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9069.1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祝东红;孙中华;殷玉圣;吕锋;袁浩然;吴结华;黄德英;谢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31/10 | 分类号: | C07C31/10;C07C29/14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酮 相加 异丙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酮气相加氢制异丙醇的工艺方法。
发明背景:异丙醇(简称IP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用途十分广泛。异丙醇的需求量在我国不断增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国内长期产不足需的现状,使我国异丙醇市场的“半壁江山”都需要依赖进口。目前生产异丙醇的主要方法是丙烯直接水合法和丙烯间接水合法。
丙烯间接水合法的不足之处是流程复杂,选择性较低,水解酯类和硫酸再生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设备腐蚀严重,废水和废气处理较为困难,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且原料消耗和生产成本较高,20世纪80年代后该法被逐渐淘汰。
丙烯直接水合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异丙醇的主要方法。目前工业上尚没有用丙酮气相加氢制异丙醇的方法。虽然丙酮气相加氢制异丙醇的方法在文献中也有所报道[马友山等,CN1255482A;陈国建,吴建仲,CN1962588A;平田繁,小川伸二,CN1134410A,CN1141283A:王耀斌,杨容斌,顾树珍,马德垺,镍催化剂上丙酮加氢制异丙醇的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4年第8卷第一期,42~47],文献中基本上都是直接水合法或者用镍等毒害程度较强的催化剂,马友山等虽然也用铜锌系催化剂,但是温度和压力都要比本发明高得多。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酮气相加氢制异丙醇的工艺方法,从而优化异丙醇的生产环节,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主要的反应设备包括汽化器、反应器、冷凝器和分离器等,其特点在于汽化后的丙酮在装有加氢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加氢反应生成异丙醇,丙酮汽化后进行催化加氢反应条件是反应的压力为0.30MPa~0.50MPa,温度为80℃~140℃,液空速0.2h-1~0.6h-1,氢酮摩尔比在5.0~10.0。
一般地,本发明中的加氢过程是:用计量泵将丙酮打进汽化器与氢气混合,出汽化器后在装有加氢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生成的异丙醇经冷却后进行分离即得到产品,气体进循环回路进行循环利用。
本发明中的催化加氢反应,较好的反应条件是:压力为0.35MPa~0.45MPa,温度为100℃~120℃,液空速0.3h-1~0.5h-1,氢酮摩尔比在6.0~8.0。
本发明方法丙酮的转化率可达99.9%,异丙醇的选择性可达99.9%。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丙酮的加氢效果采用50ml的固定床反应器进行评价,原料和产物采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14
在实验室使用内径为32mm的管式反应器,装入50ml铜锌系(原粒度)催化剂,采用汽化后的丙酮进行催化加氢试验,反应前后的物料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含量,数据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9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