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8859.8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风;张勇;蓝春树;戴伟;程建民;廖丽华;过良;刘智信;李琰;乐毅;徐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9/10 | 分类号: | C07C9/10;C07C5/08;C07C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唐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二烯 装置 废气 利用 方法 | ||
1.一种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其步骤包括:
(1)升压、冷凝:丁二烯废气原料经废气压缩机一段升压,升压后的丁二烯尾气作为热物流进入冷箱,经换热后冷凝成液相碳四;
(2)加氢反应:来自步骤(1)的液相碳四物流与来自反应产物的循环烷烃物流混合,经升压泵升压后,配入氢气送往全加氢反应器,反应器出口产物冷却至常温后分成两股,一股作为循环物流去反应器入口,一股作为烷烃产品送出界区;
(3)制冷系统:利用废气压缩机的二段为冷剂升压,冷剂经压缩、冷却、换热后循环利用;
其中步骤(1)、(3)中所述废气压缩机采用同一电机驱动的两级压缩的压缩机,每段分别为独立的系统升压;压缩机一段为废气原料升压,压缩机二段为制冷系统的冷剂升压,两个系统互不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压缩机一段出口压力为0.15~0.18MPa,温度为50~70℃。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丁二烯尾气经冷箱换热后,出口温度为4~9℃。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方法,其中步骤(2)中,加氢反应为全加氢反应,废气中的炔烃、双烯烃、单烯烃加氢生成烷烃,反应条件为:入口温度为20~1℃,优选为20~6℃;反应压力为1.0~5.0MPa;氢气与烯烃的摩尔比通常为0.8~3.0,优选为0.8~1.5;液相体积空速为1~40h-1,优选为10~20h-1;循环物流与来自步骤(1)的液相碳四物流质量流量比为1~50∶1,优选为5~40∶1;加氢催化剂的载体为氧化铝,负载的主活性组分选自Pt、Pd的一种或两种,含量为0.01~1.0重量%;负载的助活性组分选自Cu、Ag、Au、Pb、Ni、Co、Mn中的至少一种,助活性组分优选为Ag或Pb,含量为0.001~1.0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混合物采用升压泵升压至1.5~5.5MPa。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的所述加氢反应器前设置干燥器,所述干燥器采用分子筛干燥剂或氧化铝干燥剂,或者采用聚结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或7的利用方法,其中步骤(2)中的所述加氢反应器为一段加氢或多段加氢。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制冷系统为丁二烯尾气提供0~4.0℃的冷剂,冷剂采用碳四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压缩机采用废气压缩机的二段,压缩机二段的出口压力为0.4~1.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方法,其中所述的废气的组成包括丁烯0~10重量%,丁二烯30~70重量%,乙基乙炔和乙烯基乙炔20~50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88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