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硫气体氨法脱硫制备肥料级磷铵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38635.7 | 申请日: | 201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丁正元;吴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正元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C05B7/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 地址: | 550004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脱硫 制备 肥料 级磷铵 方法 | ||
1.含硫气体氨法脱硫制备肥料级磷铵的方法,是用氨与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制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再与磷酸反应制成磷铵,其特征包括:
(1)制备亚硫酸氢铵
采用四段吸收含硫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第一段用水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尘渣并降低烟气温度,洗水进入沉渣池,分离尘渣后的清液用循环泵送入吸收塔,并补充和调节第二段吸收液,烟气进入第二段;第二段用氨或亚硫酸铵循环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降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得到的亚硫酸氢铵从吸收塔排入亚硫酸氢铵储槽,烟气进入第三段;第三段继续用碱度高的吸收液来吸收烟气中未被吸收的二氧化硫,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吸收液循环使用,烟气则进入第四段;第四段用清水洗涤经过3次吸收的烟气,回收残余的氨和二氧化硫,洗涤液循环使用,烟气尾气则通过抽风机抽出放空;后三段吸收液逐级向前移动,补充第三段和第二段的吸收液,亚硫酸氢铵溶液从第二段产出;
(2)酸解生成磷酸一铵溶液
上一步得到的亚硫酸氢铵或亚硫酸铵溶液在酸解器中用磷酸进行酸解,制成磷酸一铵溶液,并放出气体二氧化硫;所述酸解器与冷凝器、分液器组成一套酸解装置,放出的二氧化硫依次经过冷凝器、分液器;
(3)生产磷酸一铵产品
上一步得到的磷酸一铵溶液经过常规的脱水、结晶、干燥工艺,即制成磷酸一铵产品;
(4)回收的二氧化硫制硫酸
第(2)步产生的二氧化硫再进入硫酸的干燥、转化、吸收装置,采用常 规方法制备硫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第(1)步中,所述四段吸收都是采用挤压式吸收塔完成的;所述亚硫酸氢铵的pH值为3.5。
3.如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第(1)步中,所述第一段水洗涤是将烟气含尘量降低至0.5g/m3,将温度从180℃降低至50℃,洗涤水的进口温度控制在≤30℃,洗涤水与烟气体积的比值控制在1.5~3.0L/m3;所述第二段吸收,是用氨或亚硫酸铵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烟气中二氧化硫从7000~12000mg/m3降低至1000mg/m3以下,吸收液进口温度控制在≤30℃,吸收液与烟气体积的比值控制在1.5~2.0L/m3;所述第三段的吸收液的碱度控制在20滴度,总亚铵的浓度小于100g/L,吸收液进口温度控制在≤30℃,吸收液与烟气体积的比值控制在1.5~2.0L/m3;所述第四段的清水进口温度控制在≤25℃,清水与烟气体积的比值控制在1.0~2.0L/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第(2)步中,所述酸解器顶部有二氧化硫和水蒸气出口、上部有搅拌器、中部有筛板塔、下部有空气入口管和气体分布器、底部是磷酸一铵溶液向下倾斜的出口管,上中下各有一个观察孔,磷酸和硫酸氢铵在其中搅拌下反应生成磷酸一铵、二氧化硫和水蒸气;所述分液器是一个带有除沫层的容器,二氧化硫气体和液态水在此分离,气体二氧化硫经过除沫层排出,送往硫酸系统的干燥塔,溶解少量二氧化硫的水则送回酸解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正元,未经丁正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86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