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8181.3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韩世卓;林献坤;江声华;董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纽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昱;谭祐祥 |
地址: | 2013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交替 钢轨 推拉 连续 输送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输送装置,其包括用于夹装长钢轨的第一夹具,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被装设在用于对长钢轨进行加工处理的加工装置的输入侧以将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推送入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具有第一最大运动行程;
第二输送装置,其包括用于夹装长钢轨的第二夹具,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被装设在所述加工装置的输出侧以将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拉送出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等长的第二最大运动行程;
动力装置,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以向它们提供运动动力;
位置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提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以及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的尾端位置信号;
运动控制装置,其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相连接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以使得:
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一夹具在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并开始准备将其向所述加工装置推送时,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处于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并使所述第二夹具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
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行完成第一距离后,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所述第二夹具对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所述第一夹具停止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比值范围是0.85-0.95,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和等于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
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行至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终止处时使其停下并随后返回至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且使所述第一夹具在该处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
当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行完成所述第一距离后,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所述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所述第一夹具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所述第二夹具停止夹装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
当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行至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终止处时使其停下并随后返回至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且使所述第二夹具在该处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以及
当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尾端与所述第一夹具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距离时,调整所述第一夹具和/或所述第二夹具以由所述第一夹具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并将其推送入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比值范围是0.55-0.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长钢轨的长度为250米时,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和第二最大运动行程为5.6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5.2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距离为3.5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是同时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提供运动动力的伺服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是分别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提供运动动力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运动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提供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调整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运动速度和/或通过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调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是位移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装置是可编程控制器PLC。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是用于对长钢轨的表面和/或侧面进行铣削加工的铣削设备。
10.一种智能交替式钢轨推拉连续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布置在用于对长钢轨进行加工处理的加工装置的两侧,并包括如下步骤:
A.使所述输送系统中的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一夹具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并开始准备将其向加工装置推送,同时使第二输送装置处于其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并使得第二夹具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
B.使第一输送装置运行完成第一距离后,使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一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第二夹具对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第一夹具停止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最大运动行程的比值范围是0.85-0.95,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和等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最大运动行程,并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各自的最大运动行程相等;
C.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行至其最大运动行程的终止处时,使其停下并使其随后返回至其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且使所述第一夹具在该处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
D.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行完成所述第一距离后,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所述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所述第一夹具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所述第二夹具停止夹装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
E.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行至其最大运动行程的终止处时,使其停下并随后使其返回至其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且使所述第二夹具在该处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以及
F.重复以上步骤A-E,直到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尾端与所述第一夹具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距离时,调整所述第一夹具和/或所述第二夹具以由所述第一夹具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并将其推送入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比值范围是0.55-0.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纽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纽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81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