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计算组网交换设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7630.2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0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戴元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元顺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5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 组网 交换 设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云计算领域,涉及组网交换,可用于支持大规模云计算平台上通信和资源的配置,特别涉及虚拟机的管理、数据传输、监控等等。
背景技术
云计算的基本特征是动态、弹性、灵活,按需计算,传统的组网交换技术虽然也能构筑云计算的基础平台,但是因此而形成的传统运行架构却无法支撑如此动态化的IT业务要求。它必然要求一种新的、高效的组网交换模式,将大量的计算资源以动态、按需的服务方式供应和部署。
传统业务结构下,由于多种技术之间的孤立性(LAN与SAN),使得数据中心服务器总是提供多个对外IO接口:用于数据计算与交互的LAN接口以及数据防问的存储接口。服务器的多个IO接口导致了数据中心环境下多个独立运行的网络同时存在,不仅使得数据中心布线复杂,不同的网络、接口形体造成的异构还直接增加了额外人员的运行维护、培训管理等高昂成本投入,特别是存储网络的低兼容性特点,使得数据中心的业务扩展往往存在约束。
基于云计算的组网设计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但是基于云计算的组网交换技术相对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领域里比较成熟的组网设计方案不多,目前比较理想的组网模式包括了开放式网络的五个要素:高带宽/低延迟交换、以太网融合、灵活负载的大规模虚拟化、可扩展管理以及超高的能效,但是现有的解决方案依赖于某些特定的物理设备(服务器、交换机等)的支持,因而,在灵活性,成本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针对现有的组网架构模型的以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计算组网交换方法。该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经济高效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1.融合的通信和存储
云计算网络的主要优势之一是能够承载大量的数据。在现如今融合网络能够提供足够性能和可扩展性的情况下,还为了如此海量的数据去管理和维护单独的局域网和SAN基础设施 没有多大意义。因此,云计算组网融合有利于经济高效地增建、维护和管理云计算基础设施。并且,随着网络附加存储(NAS)、iSCSI和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在网络中的可用性,云计算组网得到更好的发展。本发明专利因此可以确保存储流量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也将增加日益提高的TCP/IP流量效率的优势。
2.适用于云迁移(移动虚拟机)的网络
传统以太网交换机只会访问服务器上的物理端口,并且每个物理端口配置复杂,当进行虚拟机的动态″实时″迁移时,还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移动运行中的虚拟机历来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将每台虚拟机相关的网络策略移动到新的地气非常耗时。
在本发明专利中,云计算网络具有扩展性,能够通过虚拟端口级的交换来实现服务器计算同基础网络的结合,从而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云计算组网交换网络可平衡服务器性能和网络I/O,以便缩短在云计算环境下虚拟机迁移所消耗时间。同时,在本发明专利中为了避免安全策略无法与虚拟机实现同步阻碍着用户数据中心的虚拟化进程。云计算组网监控虚拟机端口级的虚拟机环境,以确保当一台实时虚拟机从一台物理主机迁移到另一台时,目标网络随时待命,保留必要的安全、访问和性能策略。
3.可扩展的管理
在云计算网络中,除了对虚拟机进行管理以外,管理员还需要一些可以评测云计算部分的基本管理工具。当一个网络每秒处理1万亿个数据包时,对服务器进行逐个管理是根本不现实的。在本发明专利中的管理工具是可扩展性和可复制的,以尽量减少管理员的工作。本专利发明在实时度量、逻辑资源分组中进行导航,特别是在对问题区域的快速探究。
这种工具对于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将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组网交换中的路由工具
在云计算和虚拟化数据中心环境下,只需20台物理服务器即可运行几百台虚拟服务器。为了获取每台虚拟机流量的具体信息,就需要新的工具。当今通常的做法是,仅靠物理端口来进行流量控制,但这无法为虚拟化的云计算网络提供高效支持。本发明专利中,云平台服务器会在物理地址的基础上再分配给虚拟机IP地址,组网中的路由工具就跟踪此IP地址来进行流量控制、虚拟机通信中的数据安全和对虚拟机的情况进行监控,以确保应用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元顺,未经戴元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7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