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组装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6988.3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4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藤堂展久;大野晃;滨冈裕二;山本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2 | 分类号: | H01R13/642;H01R13/629;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使用杆或滑动件使两个连接器嵌合的嵌合辅助机构的连接器组装体,尤其是涉及具备能够正确地检测两个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检测机构的连接器组装体。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能够检测两个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检测机构的连接器组装体,在例如日本专利第3666087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84200号公报(专利文献2)及日本特开2008-108467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有公开。连接器组装体作为维持两个连接器间的嵌合状态的嵌合维持机构,具备设置在一方的连接器上的卡止部及锁定臂(弹性支承部)和设置在另一方的连接器上的止动件。在使连接器间嵌合时,使锁定臂暂时弯曲后复位到原来的状态,此时卡止部卡止在止动件上,从而维持连接器间的嵌合状态。检测机构具备两个端子和用于使它们短路的短路部件。两个端子设置在具有止动件的连接器上。另一方面,短路部件设置在锁定臂的尤其是卡止部附近。在使连接器间嵌合时,锁定臂暂时弯曲后返回到原来的状态,从而短路部件使两个端子间短路,由此来检测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然而,所述连接器组装体中未设有对端子与短路部件的接触部进行摩擦接触的功能。因此,有可能会产生由端子的污浊等引起的接触不良。
相对于此,在日本专利第3596702号公报(专利文献4)及日本特开平8-241761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在检测机构中添加了摩擦接触功能的连接器组装体。在所述连接器组装体中,都将短路部件设置在锁定臂的卡止部附近,而在与锁定臂所支承的卡止部的位移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使端子与短路部件相接触。例如,卡止部在与嵌合方向平行的垂直面内位移时,短路部件与端子的接触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在此,在专利文献4及专利文献5所公开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水平方向上的短路部件的宽度设定为大于水平方向上的端子间的距离。由此,在使两个连接器嵌合时,宽幅的短路部件插入到狭窄的端子间,从而通过短路部件与端子之间产生的摩擦来进行端子的摩擦接触。
如专利文献4或专利文献5的连接器组装体那样,为了将相对具有宽幅的短路部件插入到相对狭窄的端子间而需要相应的插入力。该插入力利用锁定臂的复位力,但是在连接器组装体小型化、小尺寸化时,锁定臂的复位力也有可能下降。锁定臂的复位力下降时,无法将短路部件压入(插入)到端子间,这种情况下,卡止部的位移也会受到阻碍,从而存在嵌合维持机构不起作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妨碍嵌合维持机构的功能而检测机构能够进行端子的摩擦接触的连接器组装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装体,其具备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能够沿嵌合方向嵌合的第二连接器、具有操作部件的嵌合辅助机构。所述嵌合辅助机构构成为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相对应而使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另外,连接器组装体具备嵌合维持机构,该嵌合维持机构用于通过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嵌合状态时的所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来维持所述嵌合状态。所述嵌合维持机构包含:止动件;卡止部,其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时卡止在该止动件上而维持所述嵌合状态;弹性支承部,其将所述卡止部支承为在与所述嵌合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能够位移。所述弹性支承部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时进行弹性变形,由此使所述卡止部位移。另外,连接器组装体具备检测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具备:第一端子,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第二端子,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短路部件,其在所述嵌合状态下使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短路。所述第一端子具有沿所述嵌合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沿所述嵌合方向延伸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短路部件具有在所述嵌合状态下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的第一接点部及第二接点部。所述短路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时,所述第一接点部通过对应于所述弹性支承部的移动及所述弹性变形而进行位移来摩擦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点部不与所述弹性支承部的所述弹性变形连动而摩擦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
通过参照附图来讨论下述最佳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正确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并且能更完全理解其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的立体图。在此,连接器组装体包括第一连接器(外连接器)和两个第二连接器(内连接器)。
图2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从另一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6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站、移动台以及组播/广播通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推式高效节能叉车提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