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提取柘木多糖和黄酮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35910.X 申请日: 2010-07-26
公开(公告)号: CN101974094A 公开(公告)日: 2011-02-16
发明(设计)人: 刘东锋;郭琴;杨成东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A61K36/60;A61P37/04;A61P3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综合 提取 多糖 黄酮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植物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综合提取柘木多糖和黄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柘木为桑科植物柘树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的木材,目前从柘木中分离并鉴定的化合物主要为xanthone类和黄酮类成分、多糖,此外还有生物碱、木脂素、香豆素等成分。

多糖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单糖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具有较明确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不同种类的多糖对于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巨噬细胞功能、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功能分别有不同的激活作用。并且由于多糖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对多糖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日益活跃,成为天然药物、生物化学、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柘木多糖是近年由山东大学徐誉泰教授从柘树根中首先提取并初步研究了其免疫增强功效;枸杞是传统中药,枸杞多糖作为枸杞的有效成份,其免疫调节作用已受到广泛研究和公认。

徐誉泰发现柘树根水煎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并首次从柘木根中提取出柘木多糖,该多糖对小鼠S180肿瘤的抑制率达57%,同时发现腹腔给药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吞噬功能及细胞毒活性,认为柘木多糖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起到抗肿瘤作用。宋锦苹等通过实验表明柘木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出的3种多糖,体外能直接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协同ConA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并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表明柘木多糖对免疫细胞有直接激活作用,免疫细胞膜上可能存在此类多糖受体。

徐誉泰等分离得到2个组分的柘树黄酮,分别加入人胃癌细胞NKM进行体外培养同位素标记实验,结果表明柘树黄酮对NKM的大分子合成有显著的影响。Lee等实验发现从柘木中分离出的5个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geticudranins A、B、C、D、E)对培养的人体肿瘤细胞CRL1579(皮肤)、LOX-IMVI(皮肤)、MOLT-4F(白血病)、KM12(结肠)和UO-31(肾脏)有细胞毒活性,其ED50为2.7-31.3μg/ml。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45425.4公开了一种柘木提取物、其制备及应用,采用5-10倍醇水溶液,浓缩,依次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聚酰胺层析柱、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总黄酮,该方法分离效果好,但操作繁琐,得率低,成本高,不宜用于产业化生产。伍伟超等发表的“正交试验优选柘木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中,采用12倍60%乙醇提取柘木总黄酮,该方法提取率较低,有机溶剂用量大,杂质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易于生产、经济效益显著、可行的柘木多糖和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1)取柘木药材于55℃烘箱烘干,粉碎,过40-80目筛,过筛的柘木粉末中加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梯度回流提取,提取3-6次,合并提取液,浓缩,依次用石油醚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弃去萃取物,萃余液加入95%乙醇至沉淀完全,离心分离,得离心沉淀物和上清液;

2)将上述沉淀物用丙酮反复洗涤,冷冻干燥,即得柘木多糖;

3)将上述上清液过层析柱,收集含黄酮成分的流分,减压浓缩,干燥,即得柘木总黄酮。

步骤1)所述的含水乙醇,乙醇的体积百分比为0-80%,每次回流提取时间为1-4小时。

步骤1)所述的有机溶剂萃取,石油醚和水饱和正丁醇的用量与浓缩液体积比均为0.5-2∶1。

步骤1)所述的离心机转速为2000-6000r/min,离心时间为1045分钟。

步骤3)所述的层析柱填料为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或硅胶,柱层析2次,葡聚糖凝胶或硅胶的目数为100-300目,洗脱剂为氯仿、甲醇、丙酮、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液。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1)得率高,成本低;

2)活性成分含量高,质量好;

3)原料利用率高,适用于综合提取柘木多糖和总黄酮;

4)步骤简单,易放大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