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费测试方法及计费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5690.0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0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24 | 分类号: | H04W4/24;H04W4/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费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业务支撑计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计费测试方法及计费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能够提供的通信业务种类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吸引通信用户,拓展通信业务,各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例如,各移动通信运营商通过推出各种优惠活动的套餐业务吸引用户参与,从而扩展用户群,实现通信业务的拓展、增值及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但随着新套餐业务的推出速度越来越快,新套餐的资费策略及套餐计费策略也变得越来越灵活,使得各套餐的资费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有效减少用户投诉,提高用户满意度,新套餐计费策略执行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新套餐计费策略执行的准确性是影响用户使用业务或套餐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中,为了验证新套餐计费策略执行的准确性,通常采用拨测计费验证(计费测试)方法对计费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包括人工使用测试号码卡进行拨打的拨测计费验证以及使用具有自动拨测功能的硬件产品进行拨打的拨测计费验证。
人工使用测试号码卡进行拨打的拨测计费验证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套餐业务主要包括话音业务和短消息业务,当然,也可以包括其它如多媒体服务等业务,以下以套餐为话音业务为例进行说明,计费测试人员利用现有的网络通信系统,模拟为新套餐用户,向另一模拟为同一新套餐用户的移动终端(另一计费测试人员)拨打测试电话,网元装置将记录的通话信息向计费装置发送,计费装置按照预先设置的新套餐计费策略进行计费,并输出包含通话信息的计费结果,计费测试人员根据包含通话信息的计费结果信息,验证计费是否正确。
图1为现有人工使用测试号码卡进行拨打的拨测计费验证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该流程包括:
步骤101,各运营商设置套餐计费策略并下发至计费装置;
本步骤中,各运营商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推出套餐业务,将为套餐业务设置的计费策略通过网络下发至计费装置。
计费装置中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运营商的套餐计费策略,不同的套餐业务以不同的标识(ID,Identifier)进行区别。
步骤102,计费认证装置接收计费测试终端发送的套餐申请,进行认证,开通套餐业务;
本步骤中,计费测试终端需要对某一套餐计费策略执行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向计费认证装置发送套餐申请,计费认证装置在认证通过后,将该计费测试终端的初始化信息输出至计费装置进行存储。
步骤103,计费测试终端拨打电话;
步骤104,通话结束,网元装置将通话信息输出至计费装置;
本步骤中,网元装置是指产生计费测试终端话单的装置。例如,产生GSM语音话单的MSC、产生GPRS话单的计费网关(CG,Charging Gateway)、或产生短信话单的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在通话结束后,网元装置将包括该计费测试终端标识、对方号码、套餐业务标识、通话时长等的通话信息输出至计费装置执行计费。
步骤105,计费装置根据通话信息以及套餐计费策略进行计费,并将计费结果通知计费测试终端;
本步骤中,计费装置接收通话信息,根据通话信息中包含的计费测试终端标识以及套餐业务标识获取该计费测试终端的套餐业务相关信息,根据相应的计费策略执行计费,例如,根据计费测试终端标识以及对方号码确定执行长途计费还是市话计费,再根据该计费测试终端使用套餐业务的时长确定按哪档优惠策略执行计费。
在计费完毕后,更新相应的存储信息,更新计费测试终端使用套餐业务的时长信息等,并将包含通话时长、累计通话时长信息等的计费结果通知计费测试终端。
步骤106,计费测试终端验证计费结果中的计费信息是否准确。
本步骤中,计费测试终端接收计费结果,根据计费结果中包含的通话时长、累计通话时长信息以及套餐详细的计费策略,验证此次的通话计费是否正确。
实际应用中,可以重复执行步骤103至步骤106,对套餐计费策略进行多次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