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电组合动力汽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5579.1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平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张相午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动力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电组合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早已普及于生活。然而目前普遍汽车是依靠消耗燃油提供动能,这些都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有限能源,同时给生活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虽然现在的电动汽车已经问世,但由于其蓄电池的技术要求高,导致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路程大受限制。想要做到完全利用自然能的目前只有太阳能汽车,但太阳能汽车受天气限制所以很不实用。空气风能的利用目前比较广泛,主要体现在风力发电上,在汽车领域目前并没有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电组合动力汽车,它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利用产生的风力进行充气和充电,提供汽车的动力能源。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叶片式充电装置1、组合蓄电装置2、组合储气装置3、第一叶片式充气装置4、气动马达装置5、电动马达装置6、气电组合变速箱7、第二叶片式充气装置8、气管9、滚轮式充气装置10、第二叶片式充电装置11、电源线12和滚轮式充气装置13;汽车的顶棚前端两侧和引擎盖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叶片式充电装置1、第一叶片式充气装置4、第二叶片式充气装置8和第二叶片式充电装置11,汽车的后备箱底部两侧设置有滚轮式充气装置10和滚轮式充气装置13,车的前端引擎盖内设置有组合蓄电装置2、组合储气装置3、气动马达装置5、电动马达装置6和气电组合变速箱7,滚轮式充气装置10、第二叶片式充气装置8、第一叶片式充气装置4、组合储气装置3和气动马达装置5通过气管9连接,滚轮式充气装置13、第二叶片式充电装置11、第一叶片式充电装置1、组合蓄电装置2和电动马达装置6通过电源线12连接。
本发明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利用产生的风力进行充气和充电,提供汽车的动力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运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叶片式充电装置1、组合蓄电装置2、组合储气装置3、第一叶片式充气装置4、气动马达装置5、电动马达装置6、气电组合变速箱7、第二叶片式充气装置8、气管9、滚轮式充气装置10、第二叶片式充电装置11、电源线12和滚轮式充气装置13;汽车的顶棚前端两侧和引擎盖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叶片式充电装置1、第一叶片式充气装置4、第二叶片式充气装置8和第二叶片式充电装置11,汽车的后备箱底部两侧设置有滚轮式充气装置10和滚轮式充气装置13,车的前端引擎盖内设置有组合蓄电装置2、组合储气装置3、气动马达装置5、电动马达装置6和气电组合变速箱7,滚轮式充气装置10、第二叶片式充气装置8、第一叶片式充气装置4、组合储气装置3和气动马达装置5通过气管9连接,滚轮式充气装置13、第二叶片式充电装置11、第一叶片式充电装置1、组合蓄电装置2和电动马达装置6通过电源线12连接。
参看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车辆行驶产生风力推动叶片旋转带动空压机旋转工作产生压缩空气,用气管连接至组合储气缸储存供气动马达工作,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行驶;同时通过车辆行驶产生风力推动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旋转工作产生电能,用导线连接至组合电瓶储存,供电动马达工作,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本具体实施方式只需加一次空气,或充电一次(在无漏气、放电的前提下),可长期行驶的功能,它能产生大量压缩空气(电能)供给空气能汽车和电动汽车,保证空气能汽车或电动汽车,有源源不断的足够动力,具有高效安全、经济实用、环保节能、科学美观等特点,供汽车长途、高速行驶需求,从而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再生新能源产业领域,造福人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平,未经张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