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铣削稳定性快速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5203.0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赵万华;卢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1/00 | 分类号: | B23C1/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铣削 稳定性 快速 判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铣削稳定性的快速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加工主要靠提高主轴转数、增大进给速度,以及改进CNC控制系统等方法来实现。然而在实际的切削加工过程中,影响其有效高速加工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颤振,或者称不稳定切削。颤振是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激振动,由切削力激发而引起并维持其振动不衰减。颤振不仅破坏工件的表面质量,而且还加剧刀具的磨损,严重时甚至使切削无法进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诸多学者为深入了解颤振并避免颤振的发生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避免颤振发生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借助于稳定性极限图来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该图利用主轴转速与临界轴向切深的变化曲线将切削区域划分为稳定区和非稳定区。然而,无论是采用解析法还是时域模拟法来构造某一机床结构的切削稳定性极限图,一般均需要先获取反映在刀尖点的机床系统动力学特性,即频率响应函数。
在以往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大都采用锤击法来获得机床系统反映在刀尖点的频响特性。机床系统的频响特性是与其子部件(刀具结构、刀具悬伸长度、刀柄结构、主轴结构等)和边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当系统部件更换或位置调整后,反映在刀尖点的频响特性也随之改变,如需对此状态下的稳定性切削进行参数选择,则又得采用锤击法重新获取其频响特性,构建新的切削稳定性极限图。因此,光靠采用锤击测试实验手段来指导实际加工中的切削参数选择,势必要进行数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实验才能建立较为完整的切削稳定性极限图集,这样既增加了成本,又大大延长了时间,违背了高速、高效加工的初衷。因此,快速获取机床系统反映在刀尖点的动态特性,为实现稳定的高速高效加工能起到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进行多次实验测试,就能对机床整机系统进行高速铣削时的稳定性进行快速判定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机床整机划分为五大部分即刀齿、刀杆、刀柄、主轴和机床其它部件;
2)称量刀具即刀齿和刀杆的质量M,再测量出刀杆的直径d1和长度l1,及刀齿的长度l2,根据刀具材料的密度ρ和公式(1)计算出刀齿的等效直径d2,将刀具等效为两段直径不同的梁单元,再采用Timoshenko梁单元模型求解出刀具的频响函数特性;
3)采用Timoshenko梁单元模型计算刀柄法兰以下部分的频响函数特性;
4)将刀柄法兰和锥套、主轴和机床其它部件作为一个整体,采用锤击法测出该整体结构的频响函数特性;
5)将以上各部件的频响函数特性依次通过子结构耦合法进行合并得到机床整机频响函数特性,两结构耦合前、后的频响函数用矩阵形式表示如公式(2-3)所示,耦合关系如公式(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管线钢埋弧焊丝
- 下一篇:两爪自定心可调卡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