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光元件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34945.1 | 申请日: | 201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6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G21/18 | 分类号: | G03G21/18;G03G1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51907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光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光元件盒
背景技术
如图15所示,感光元件盒包括盒体主体部分500和感光元件53,还包括容纳感光元件的框架600和弹性元件463。
感光元件盒的盒体主体部分500划分为充电元件容纳框架500a和显影装置容纳框架500b,充电元件容纳框架500a与显影装置容纳框架500b一体形成盒体的主体部分500,充电元件容纳框架的电晕丝210在成像过程中为感光元件53的表面充上均匀的电荷。
感光元件53固定安装在感光元件框架600内,感光元件框架600安装到盒体的主体部分500内,并可在盒体的主体部分500内相对主体部分500左右移动,因此,固定在感光元件框架600上的感光元件53可相对主体部分500左右移动,当显影装置装入感光元件盒内时,弹性元件463受挤压,并为感光元件框架600提供弹性力,从而调节感光元件53与显影元件55之间的距离。
由于感光元件框架600相对于盒体主体部分500是可以左右移动的,也就是在图像形成的过程中,感光元件53相对于固定在盒体主体部分上的电晕丝210是可以左右移动的,如此,感光元件53与电晕丝210的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感光元件53的左右移动而变化,导致电晕丝210无法给感光元件53的表面充上均匀的电荷,影响后续静电潜像的形成,从而引起打印品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元件盒,以解决现有感光元件盒中因感光元件的左右移动导致电晕丝无法给感光元件的表面充上均匀的电荷而影响后续静电潜像的形成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感光元件盒,包括感光元件、转印辊和与显影装置可拆卸连接的盒体,所述盒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可拆卸地安装于下部分中,盒体上设置有电晕丝,其特征是,所述下部分由独立的显影装置容纳框架构成,上部分由感光元件框架和充电元件容纳框架组合而成,所述电晕丝设置在所述充电元件容纳框架上。
所述电晕丝一端与充电元件容纳框架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电晕弹簧与充电元件容纳框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晕弹簧为电晕拉簧,所述电晕拉簧的产生的拉力方向与所述电晕丝的方向基本一致。
所述电晕丝与所述电晕拉簧之间通过扣环部分相连接,所述充电元件容纳框架上设置有一圆柱状凸台,所述弹簧通过绕成圆圈状的部分与所述圆柱状凸台套接,弹簧的另一端可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电极电连接。
所述充电元件容纳框架上还设置有栅网。
所述显影装置容纳框架与感光元件框架之间设置有迫推弹簧。
所述显影装置容纳框架上设置有为转印辊导电的电极。
所述感光元件框架上设置有感光元件和转印辊。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下部分由独立的显影装置容纳框架构成,上部分由感光元件框架和充电元件容纳框架组合而成,电晕丝设置在充电元件容纳框架上。感光元件框架和充电元件容纳框架组合组合成一体后,电晕丝会随着感光元件的移动而移动,电晕丝与感光元件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解决了现有感光元件盒中因感光元件的左右移动导致电晕丝无法给感光元件的表面充上均匀的电荷而影响后续静电潜像的形成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拆分成上下两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的显影装置容纳框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转印辊电极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的上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上部分中感光元件框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的清洁刷安装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清洁刷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上部分中充电元件容纳框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电晕丝的安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各框架安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感光元件盒底面导引示意图;
图13是显影装置底面导引面示意图;
图14是显影装置安装到感光元件盒中的示意图;
图15是现有感光元件盒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4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控开关吸收性百叶窗
- 下一篇:一种充电辊的再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