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桑叶清咽片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4494.1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云;刘隽彦;赵淑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老蚕坊蚕桑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桑叶 清咽片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具体涉及一种复方桑叶清咽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叶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Morus albaL.的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清肺润燥等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昏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还用于肝经实热或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等症。桑叶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7种维生素,还含有锌、锰、钙、铁等营养元素,具有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归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之列。近年来,人们对桑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作用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据现代药理研究:桑叶中有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植物甾醇类、挥发油、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菌和抗病毒、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广泛用于预防保健。
由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及电磁辐射等污染源。对人体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气管等造成危害。慢性咽炎患者不断增多,给人的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开发效果良好的桑叶清咽片,对人类保健是一种积极应对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方桑叶清咽片的制作方法,它是一种集清热、利咽、凉血、祛火、消炎、生津、止咳、消肿为一体的复方桑叶清咽片保健食品,具有配方简单、平和,补而不燥、不腻,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复方桑叶(含蒲公英、甘草、菊花、桔梗、金银花等)浸膏45%-55%桑叶细粉25-35%、麦芽糊精1%-3%、葡萄糖1%-2%组成。
所述的复方桑叶浸膏是上述桑叶及中药等量混合浮光水提,提取液浓缩而成;桑叶细粉是桑叶经过烘干粉碎所得的细粉。
制备方法:1、将桑叶、蒲公英、甘草、菊花、桔梗、金银花烘干,等比混合,加入2水(体积比)浸泡1小时。80℃煎煮10分钟;过滤取煎汁。药碴加入1.5倍水浸泡1小时,同样煎煮10分钟,过滤取煎汁。再将滤碴用1倍水浸泡0.5小时,同样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将三次所得滤液混合,70-80℃条件下真空浓缩即得复方桑叶浸膏。
2、将新采收的桑叶,去除黄叶、霉烂叶,清水冲洗干净。80℃烘干,粉碎成100目。
3、将复方桑叶清浸膏和桑叶粉按比例混合,加入适当辅料(崩解剂、润滑剂等)混合,压片。包装后60C0辐射灭菌,即制得复方桑叶清咽片成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配方简单、平和,补而不燥、不腻,无毒副作用的特点。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其制备工艺保存了桑叶和其它中药材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活性,具有清热、利咽、凉血、祛火、消炎、生津、止咳、消肿之效,长期服用没有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制作复方桑叶清咽片1000g,复方桑叶(含蒲公英、甘草、菊花、桔梗、金银花等)浸膏550g,桑叶细粉300g,麦芽糊精30g,葡萄糖20g,其它辅料100g。其生产工艺为:将桑叶、蒲公英、甘草、菊花、桔梗、金银花烘干,各200g混合,加入2倍水(体积比)浸泡1小时。80℃煎煮10分钟;过滤取煎汁。药碴加入1.5倍水浸泡1小时,同样煎煮10分钟,过滤取煎汁。再将滤碴用1倍水浸泡0.5小时,同样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将三次所得滤液混合,70-80℃条件下真空浓缩即得复方桑叶浸膏。将新采收的桑叶,去除黄叶、霉烂叶,清水冲洗干净。80℃烘干,粉碎成100目。将复方桑叶清浸膏和桑叶粉按比例混合,加入适当辅料(崩解剂、润滑剂等)混合制成颗粒,然后压片。包装后60C0辐射灭菌,即制得复方桑叶清咽片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老蚕坊蚕桑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老蚕坊蚕桑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4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RTSⅡ型轨道板横向出板方法及板场
- 下一篇:卫星天线寻星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