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护鞋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4304.6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2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贺璇;王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A43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盛际丰 |
地址: | 2015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革 及其 制备 方法 防护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该产品的干法贴面过程中面层聚氨酯浆料和粘结层聚氨酯粘结剂。
背景技术
防护鞋是指在工作场所中穿着的,用来保护脚趾免受伤害的鞋,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一种劳动防护用品或部队单兵保护系统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工作人员穿防护鞋来预防工作时脚趾受到伤害,我国有的行业(如工矿及某些医院)也要求工作人员把防护鞋当作必要的劳动防护保用品来使用,因此防护鞋将有着广阔的市场。此外,由于许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纷纷出台和欧盟严格的准入标准,以及真皮价格昂贵、来源有限,此外在某些特定场合(如无菌工作场合),真皮容易腐烂滋生细菌难以满足要求,人们开始寻求真皮的替代品,用于防护鞋的合成革愈来愈受欢迎。
据统计约1/3的工业意外安全事故是由踏物件、碰物件或遭受物件砸伤等原因引起的,结果往往是足部受伤,重者致残。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足部防护方面非常重视,要求员工穿职业鞋工作。我国也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足部防护的产品检测标准。目前我国拥有了亚洲最大的防护鞋生产基地。以前由牛皮生产的防护鞋因为环境保护的日益提高和真皮来源严重不足,人们将目光瞄准了防护鞋用合成革,这给防护鞋用合成革材料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目前中国皮革企业主要是提供以真皮为基材的防护鞋皮革,对于超纤防护鞋革和仿超纤防护鞋革主要依赖进口,主要是用它制得的防护鞋出口到国外必须执行EN345(EN345是欧盟关于防护鞋及制作防护鞋的合成革的准入标准,只有达到此标准的合成革做成的防护鞋才能在欧洲市场流通)或ISO20345(ISO20345是国际标准组织根据欧盟的EN345而制订的,只有达到此标准的合成革做成的防护鞋才能在欧美市场流通)标准。在EN345或ISO20345中,对用于防护鞋的合成革材料,有两种类别,即S1标准和S2标准。S1标准要求合成革水蒸汽透过量≥0.8mg/(cm2h)、水蒸汽渗透系数≥15mg/cm2;S2标准要求合成革除了达到水蒸汽透过量≥0.8mg/(cm2h)、水蒸汽渗透系数≥15mg/cm2外,还要求水吸收率≤30%和水渗透量≤0.2g(也就是说能达到S2标准的产品当然也满足S1标准要求,但是满足S1标准要求的产品还必须符合水吸收率≤30%和水渗透量≤0.2g等要求才能达到S2标准)。目前对于国内超纤合成革企业或普通革企业来说,难以达到EN345或ISO20345标准中S2要求,即使偶尔可以达到S1标准,也是不稳定的,因此难以满足国外用户的需求。同时关于用于防护鞋的合成革制备方法的文献报道也难以找到。
目前,许多企业为了达到EN345或ISO20345标准,采用激光或机械打孔办法对合成革表面进行打孔,从而达到透湿透气的目的,但是革表面会有孔的痕迹且容易裂开、且不能达到防水目的。也有单一采用透湿树脂的办法得到防护鞋用合成革,但是难以满足EN345或ISO20345标准中S2标准要求。
合成革与真皮相比的最大缺陷是合成革不吸湿透气,让人穿着不舒适、脚发闷,这也是合成革一直难以替代真皮的原因。合成革的水蒸汽透过量和水蒸汽渗透系数越高,吸湿排汗透气性能越好,人穿着就越舒适。国家专利CN2007100408326中采用了hfc-1助剂挥发使革面成孔,从而达到透气方法,获得了透湿防水效果,但是其采用的hfc-1挥发稳定性不好,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护鞋上的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合成革,包括基布和通过聚氨酯粘结剂复合在基布上的面层聚氨酯;
面层聚氨酯的涂覆重量为25~90g/m2,优选为35~55g/m2;
聚氨酯粘结剂涂覆重量为20~70g/m2,优选为30~45g/m2;
(1)所述的面层聚氨酯由复配材料和透湿防水聚氨酯树脂组成,透湿防水聚氨酯树脂和复配材料的重量比为70~99.5∶0.5~30;
其中:
复配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多孔蒙脱土75~95份,聚醚改性硅油5~25份;
所述多孔蒙脱土可采用文献“许元栋、马波、凌凤香、张喜文等,新型蒙脱土多孔异构中孔材料的表征[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5,04:27~30”报道的方法进行制备,孔径为3×10-4~1000μm之间的微孔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4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