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灯管控制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34236.3 | 申请日: | 201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6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余祚尚;李宗晏;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9G3/3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3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器 发光二极管 灯管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适合控制最大输入电压不超过70伏特且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灯串数目在4串以内的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灯管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已经逐渐开始使用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作为液晶面板的背光源。目前该发光二极管灯管所采用的驱动升压电路通常采用直流升压转换器(DC-DC Boost)。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现有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示意图。由市电输入的全波交流电压输入到交流转直流转换器1,交流转直流转换器1输出两组直流电压,一组由102端提供5V直流电压至液晶显示器主板电路2,而另一组由101端提供12V~19V之间的低压直流电压至直流升压转换器3,直流升压转换器3包括直流升压电路31、直流滤波电路32、过压侦测电路34、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33。
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33的脉宽调变信号输出端输出脉宽调变信号至直流升压电路31,藉以控制直流升压电路31经由101端取得的12V~19V之间的低压直流电压转换后的输出电压大小,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灯管电流大小。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33的特点是将调光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发光二极管灯管的过电压保护电路、均流电路及短路保护电路集成整合在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33内部。
如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管4包括两组以上发光二极管灯串41。每个发光二极管灯串41中包括多个顺序串联组成的发光二极管,且每一发光二极管灯串41都具有一个输出端。直流升压电路31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压经直流滤波电路32转化成发光二极管灯管4所需的低纹波直流电压,藉以驱动发光二极管4的灯串41发光。发光二极管灯管41的输出端分别接到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33的回馈脚位(pin),藉以对每一组发光二极管灯串41进行定电流的均流控制,以及对每一组发光二极管灯串41进行短路保护控制。主板电路2的202端和201端分别输出调光控制信号及开关控制信号至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33的调光脚位(Dim)与使能脚位(Enable),藉以控制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整体平均亮度及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33工作与否。
然而,由于现有的液晶面板厂商所设计液晶面板内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中并联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数目各不相同,一股约为1串到8串,而且不同厂家不同尺寸的LED液晶面板中灯串的发光二极管串联个数也不相同。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芯片设计厂商为了让液晶显示器厂商设计的驱动电路能够搭配更多不同灯串数目的液晶面板,而在驱动电路芯片中设置更多的回馈脚位,并让每个回馈脚位所能承受的回馈电流也越来越大。例如MPS厂家所生产的MP3389型号的发光二极管灯管驱动芯片,其回馈脚位多达12个,且每个回馈脚位所能承受最大的电流约为60mA,因此发光二极管灯管驱动芯片价格也特别昂贵,所设计出来的发光二极管灯管驱动电路总成本往往比较高。对于像LG厂家所生产的LM215WF4型号的21.5英寸液晶面板,其内部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中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数量只有2个且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串的工作电流高达160mA,若用前述MP3389型号发光二极管灯管驱动芯片来驱动此发光二极管灯管的话,其12个回馈脚位不能全部利用,会造成设计成本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发光二极管灯管中灯串数少且每个发光二极管灯串电流较大的驱动电路来降低发光二极管灯管控制电路的设计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控制最大输入电压不超过70伏特且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灯串数目在4串以内的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灯管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4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