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卸车及其底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4196.2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军;崔晓光;刘万顶;张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B60P1/1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吕俊清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及其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自卸车领域,尤其与自卸车的底板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扩大内需方针的实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的加大及大型矿山的开发,对相应的自卸车需求量增大。由于货物的粘连性和举升角度所限,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大部分自卸车均不能一次卸料干净,为了将残余货物倾泻掉,司机们常用的方法是:在最大举升角度时快速移动车辆并急刹车,靠惯性将残余货物卸掉。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弊端:在最大举升角度时快速移动车辆并急刹车,这样很容易造成翻车事故,且对举升油缸造成冲击,容易将油缸折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卸车及其底板,其卸货安全,卸料干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卸车底板,包括一第一底板和一安装在第一底板之上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后端与第一底板铰接,所述第二底板的前端与驱动机构相连。
所述的自卸车底板,其中,在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铺设有弹性垫。
所述的自卸车底板,其中,所述弹性垫为橡胶垫。
所述的自卸车底板,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
所述的自卸车底板,其中,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供油缸活塞杆穿过的通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卸车,包括: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上方的车厢,还包括一安装在底架上的第一底板和一安装在第一底板之上的第二底 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后端与第一底板铰接,所述第二底板的前端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一底板的后端与所述底架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一底板的前端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
所述的自卸车,其中,在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铺设有弹性垫。
所述的自卸车,其中,所述弹性垫为橡胶垫。
所述的自卸车,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为油缸。
所述的自卸车,其中,驱动所述第二底板的油缸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板前端两侧的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通过抖动第二底板,可辅助快速卸料,提高了卸料效率,也增强了安全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举升状态下快速移动车辆卸料而造成的翻车、断缸等危险;
2、底板采用了双层底板结构,增加了底板强度,提高了车厢耐砸性能,对矿山使用环境可极大的提高车辆使用寿命;
3、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铺设弹性垫,增加了缓冲,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4、第二底板为活动式,损坏后易于更换、修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卸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卸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自卸车在举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自卸车包括:底架1、设置在底架下方的行走机构(未图示)、设置在底架1上方的车厢2以及设置在底架1前端的驾驶室(未图示)。底架1上安装有一第一底板3和一第二底板4,第一底板3的后部与底架1的后部铰接,第一底板3前部的下方设置有将第一底板3升起的顶升油缸(未图示)。该第二底板4安装在第一底板3的上方,且第二底板4的后部通过一铰接轴41与第一底板3铰接,第二底板4前部的 下方设置两驱动第二底板4远离或靠近该第一底板3的辅助油缸6。第一底板3上设置有供两辅助油缸穿过的通孔,两辅助油缸的活塞杆分别穿过第一底板3与第二底板4的底面相连。该两辅助油缸的缸体各通过一油缸架固定在底架1的两纵梁11上。
继续参阅图1-图2,在第一底板3与第二底板4之间铺设有用于缓冲第一底板3的弹性垫5,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垫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垫也可采用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弹性垫5可无缝铺设在第一底板3和第二底板4之间,也可成长条状横向或纵向间隔铺设在第一底板3和第二底板4之间。
参阅图3,该自卸车卸货时,首先由顶升油缸顶出举升第一底板3以卸除大部分货物,然后保持车辆举升状态,使辅助油缸顶出并收回(可反复多次),辅助油缸带动第二底板4抖动,直至残余货物完全卸掉,最后使顶升油缸收回,下落车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及精神下,对实施例作修改与变化。如:驱动第一底板3和第二底板4的油缸也可为气缸等其他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底板4的辅助油缸数量也可根据工况需要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4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酸盐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杀虫防病悬浮种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