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3978.4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7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伍松陵;曹阳;李燕羽;程树峰;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N37/06 | 分类号: | A01N37/06;A01N37/02;A01P3/00;A23B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霉 及其 制备 方法 粮食 储藏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粮食储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粮食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食物,我国是产粮大国,2007年已突破5亿吨,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全国每年由于干燥、晾晒不及时;储藏不当,造成霉变的粮食达数十亿公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3%。粮食霉变,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因霉菌产生毒素,构成对人和家畜健康的威胁。粮食霉变的过程也是一产生毒素的过程。真菌毒素对人类有严重的伤害,表现在它能对人体产生长期的影响,尤其是会引起免疫机能的伤害和产生癌症。但由于其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像病毒和微生物污染那样明显,因而公众对真菌毒素的影响依旧不够重视。现已查明自然界存在的真菌毒素在200种以上,按真菌毒素的重要性及危害依次排列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储曲霉毒素(OchratoxinA,OA)、单端抱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真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一是致损伤,可致癌。二是细胞毒性,有破坏质膜和细胞酶的作用。防霉剂的施用对毒素的影响是我们防霉剂筛选工作的重要指标。
全世界的粮食损耗量约为总产量的10%,其中由于微生物的危害所造成的霉变损失占2%~3%,这仅是数量上的估算,而品质上的损害则是难以概述的。因此在保证储粮数量真实的同时,确保储粮品质良好,对预防粮食霉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防止储藏过程中粮食长霉,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入防霉剂。理想的杀菌防霉剂应具备以下条件:高效、广谱、低毒、长效、稳定、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与其他助剂共伍性好、无污染、易生物降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霉剂。该防霉剂是由具有协同效应的多种防霉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其增效和协同作用可以克服单一防腐剂在防霉效力上的局限性,扩大抑菌效力和范围,将单一组分的防霉剂进行复配后,具有高效广谱抑菌、强力增效防霉的作用。同时,本发明所述防霉剂尤对高水分粮食的防霉效果显著。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防霉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防霉剂在储粮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霉剂,它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双乙酸钠3~8份,山梨酸钾1~3份。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防霉剂,它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双乙酸钠3~8份,山梨酸钾1~3份和丙酸钙0.5~3份。
更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防霉剂,它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双乙酸钠3~8份,山梨酸钾1~3份和惰性粉0.3~1.5份。
又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防霉剂,它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双乙酸钠3~8份,山梨酸钾1~3份、丙酸钙0.5~3份和惰性粉0.3~1.5份。
又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防霉剂,它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双乙酸钠3~8份,山梨酸钾1~3份和食品级滑石粉3~11份。
又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防霉剂,它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双乙酸钠3~8份,山梨酸钾1~3份、丙酸钙0.5~3份和食品级滑石粉3~11份。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各种配方的防霉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各种配方称取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将各种原料混合,粉碎后过120目筛,即得。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粉碎后优选将获得的防霉剂粉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可显著提高防霉剂的抗菌谱。(2)生产工艺中所添加的载体为惰性粉,为储粮中的杀虫剂,有益于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3)本发明所述防霉剂流动性能好,易与粮食均匀混合,防霉效能得以充分发挥(4)本发明所述防霉剂,可广泛应用粮食行业,复配防霉剂作能为减少粮食数量损失做出贡献。(5)本发明所述防霉剂尤对高水分粮食的防霉效果显著,在湖南、四川已经进行了规模化的防霉实验。(6)对南方梅雨季节收割、洪涝灾害期的粮食应急防霉处理均有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供试菌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3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DH设备的槽位布局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戊唑醇静电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