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直径自保护多股绞合焊丝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3325.6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时振;陆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振;陆兴华 |
主分类号: | B23K35/40 | 分类号: | B23K3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自 保护 多股绞合 焊丝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焊丝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大直径自保护多股绞合焊丝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自保护药芯焊丝由于无药皮、焊接过程不需外加气体保护、易于合金化而被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制造,如造船、锅炉、容器、管道、桥梁及海洋工程等领域,以及表面改性或修复等堆焊领域。现有的自保护药芯焊丝的最大直径仅3.2mm,且仅限于自动焊。而对于施工灵活方便、设备简单而被大量使用的半自动焊,其最大焊丝直径仅为1.2mm,其原因是大直径焊丝的刚度太大,无法用于半自动焊,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半自动自保护药芯焊丝的生产率的提高。
申请号200910027603.X一种多股绞合焊丝,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包括实芯焊丝和外绕药芯焊丝,将多股实芯焊丝和外绕药芯焊丝混合绞合为一体,或将多股外绕药芯焊丝绞合为一体,其中:一根焊丝位于中间,称为核心丝,其余焊丝围绕中间的核心丝绞合,称为外围丝。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外绕药芯焊丝直径不够大,直径增大时不易盘绕、刚直性差等缺点,绞合的多股外绕药芯焊丝直径变化范围大,可以获得较大的熔深、熔宽或宽厚的堆焊层,有利于大型金属构件的焊接,多股绞合外绕药芯焊丝熔深大、熔宽大、熔敷效率高,其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可盘绕性强,刚直性好,可以获得较大的熔深、熔宽或宽厚的堆焊层,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实践表明上述多股绞合焊丝在施焊过程中容易产生端部散开的问题,如何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控制绕制参数来解决焊接时端部散开是这种绞合焊丝能否应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大直径自保护多股绞合焊丝的制造方法。所述多股绞合焊丝是由一中心实芯焊丝及紧密旋绕于所述中心实芯焊丝上的外绕药芯焊丝所构成。
发明所提供的大直径自保护多股绞合焊丝的制造方法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大直径自保护多股绞合焊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外绕药芯焊丝;
(2)绞合在拉紧力可调节的绞合机上进行绞合,中心实芯焊丝不旋转,密绕于中心实芯焊丝周围的外绕药芯焊丝以螺旋升角α、拉紧力F,绕中心实芯焊丝旋绕;
(3)调直;
(4)收卷;
(5)分盘、包装。
根据外绕药芯焊丝的层数不同,具有不同的制造方法,对于只有一层外绕药芯焊丝的大直径自保护多股绞合焊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外绕药芯焊丝;
(2)绞合在拉紧力可调节的绞合机上进行绞合,中心实芯焊丝不旋转,密绕于中心实芯焊丝周围的外绕药芯焊丝共六卷,以螺旋升角α、拉紧力F,绕中心实芯焊丝旋绕;
(3)调直;
(4)收卷;
(5)分盘、包装。
对于两层外绕药芯焊丝的大直径自保护多股绞合焊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外绕药芯焊丝;
(2)第一层绞合在拉紧力可调节的绞合机上进行绞合,中心实芯焊丝不旋转,密绕于中心实芯焊丝周围的外绕药芯焊丝共六卷,以螺旋升角α、拉紧力F,绕中心实芯焊丝旋绕;
(3)调直;
(4)收卷;
(5)第二层绞合在拉紧力可调节的绞合机上进行绞合,将绞合好第一层外绕药芯焊丝的绞合焊丝作为第二层的不旋转的中心焊丝,密绕于中心焊丝周围的外绕药芯焊丝共十二卷以相同螺旋升角α、相同拉紧力F,绕中心焊丝旋绕;
(6)调直;
(7)收卷;
(8)分盘、包装。
更多层数的大直径自保护多股绞合焊丝的制造方法可依此类推。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技术内容。
所述的大直径自保护多股绞合焊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螺旋角α取决于中心实芯焊丝与外绕药芯焊丝的直径及外绕药芯焊丝的数量,在外绕药芯焊丝为6根,所述中心实芯焊丝与外绕药芯焊丝直径相等时,所述螺旋升角α在44°~60°之间。
所述的大直径自保护多股绞合焊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螺旋角α取决于中心实芯焊丝与外绕药芯焊丝的直径及外绕药芯焊丝的数量,在外绕药芯焊丝为6根,所述中心实芯焊丝与外绕药芯焊丝直径相等时,所述螺旋升角α在44°~4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振;陆兴华,未经时振;陆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3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